217.管理不等于好办法(2 / 3)

理内务,打扫卫生。每天早上必须盘库,重新统计库存数量。交接班也必须盘库,数量要和早上的数量对起来。

原先胡东海在这里的时候,半月都不盘库,什么款卖的快没有了,导购就通知胡东海,胡东海再通知服装公司仓储那边,仓储经理大橘子会安排人集中送货过来。

这回苏春荣当店长,这样也不行了。半月盘库,万一服装丢失了,根本没法及时发现,追查责任,一天一盘可以及时发现,丢了肯定就是上一个班的责任。

可是,这样大家的劳动量就明显增加了,自然心里会抱怨。

苏春荣不管大家抱怨,她必须得对得起老板对她的信任啊。

不仅如此,她也会每天按时上班,检查店内卫生和服装摆放,发现不合格的,也要进行罚款。

另外,为更加责任分明,也为大家不为绩效工资互相抢着挣顾客,她把专卖店划分了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个导购负责。

这样,大家就不用争了,谁负责的区域卖出的服装,利润提成就是谁的。

同样,谁负责的区域卫生、服装摆放不合格了,就处罚谁。

还有,她不是当店长了吗?六个导购就变五个了。缺了一个,按理说应该让老板再招一个补齐,可苏春荣没有这样做。

按照以往她的工作经验,店里不忙的时候,两个导购就完全可以承担起所有的工作来,根本用不着三个人。

于是,她又建议老板赵雪群,不再招新导购了,可以为他节约出一个人的工资来。

平时的时候,是白天店里顾客少,晚上多。那就白班安排两个人,晚班安排三个人。节假日白天人多,她就充当导购。

这样算下来,只是她牺牲了一些个人利益,却不会影响店里的经营。为报答老板对她的器重,她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无怨无悔。

老板赵雪群当然不会不同意。在他心里,苏春荣代表的,可是姚大老板,她说什么他都会同意的。

苏春荣想到的这些管理办法,看似都是有效和正确的。但她过于年轻了,无法理解管理的诀窍,往往不在于具体的方法,而在于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潜移默化。

人都是有私心的,当你损害到任何一个人的个人利益,无论你如何光明正大,如何正确正义,被损害利益的人,都会怨恨你。

当你的办法惹的民怨沸腾了,大家都敌视你的时候,无论你的办法如何正确,你都会处于危险之中,随时面临别人的排挤和反对。

所以,中国讲究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以苏春荣这个年纪,她是不会懂得什么叫人和的,也不会知道人和为什么要放在第一的位置。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王莽改制,你不能说他的制度不好,关键还是他的制度触犯了许多特权阶级的利益,最终落个身败名裂。

王安石的变法,也不能说不好,同样因为忽视了人和,过于激进,触动了封建贵族的利益而虎头蛇尾,本人也失去了统治者对他的信任。

如果苏春荣这时候真有姚远在一边指导,沉住气,利用时间,潜移默化,一项项把自己这些办法,慢慢施展出来,同时注意拉拢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当年的姜美美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和现在的苏春荣一样,心里有一堆好的管理办法,想着通过实施这些办法,来给矿机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姜美美身后当真站着姚远啊,篼头就给她泼一盆冷水。

这些个办法就你知道是不是,别人都是傻子,不知道?

办法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把办法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这才叫管理,才叫艺术!

你怎么就不想想,现行的东西为什么会存在?你认为不合理就不合理了?存在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