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古董老师(2 / 3)

篆字石印,这才意识到这人不简单,偷偷去他们村附近一打听,好家伙,这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话说回来了,那个年头刘二赶也不敢漏啊,漏了就说明他接受改造不深刻,还对过去欺压人民、剥削人民的日子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变天,那还得了啊?

姚远知道了这老头的来历,就对他更加敬重了。有时候从旧货市场上淘换回来件旧瓷器让他给看看,嚯,没想到人家对这个也是行家。什么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如数家珍。元、明、清瓷器,做旧仿瓷,款识、造型、纹饰、胎釉,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套一套的顺口拈来,把姚远给唬的一愣一愣的。

姚远赶紧领着他回家,把自己往日里买的那些瓷器都挖出来,让他一样样鉴定。

结果人家顺手拿来一看,就给整了个明明白白:

这个,宋晚期汝窑盖碗,可惜不是真的,真的就值钱了。这是民国年间仿的,连清仿都不如,值两毛钱吧?

姚远后脊梁就冒冷汗,他可是花五块钱买回来的,这下让人家坑了。

这一件,元青花,至正时期的货,留着吧,赶上盛世,没准儿值一根金条!

姚远就不由窃喜,他只花了八块钱,买了一根金条。刘二赶是不知道后世古玩到底有多值钱,他说值一根金条,估计日后能值十根!

这破玩艺儿,造假水平连孩子都不如!还唐三彩,这什么玩艺儿,这上面都几彩了?扯淡!

这也不是唐三彩,这个叫彩瓷。记住了,元以前没有彩瓷!明清才有呢!

你看这个,这还有年款呢,还宋崇宁年造,笑话!你懂不懂你就玩古瓷?元以前有年款吗?

记住喽,凡是元以前的瓷器,上面有年款的,都是假的!

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我跟你说这个干吗?你也不懂。你呀,想玩儿这个,且得学个几年才行呢!

姚远算是找着老师了。

说实话,他对做服装生意,基本没有兴趣,那就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要是不为生活好点,让一家人可以过上好生活,打死他都不肯干这个。

对搞工厂,搞机械加工,那更是头疼。

你想啊,他上一世都搞十几年了,落啥好了?提起来就伤心,能看不见工厂,眼不见心不烦才好呢!

可为了生存,没办法呀。就是这样,他也懒得插手,只要美美能顶起来,他连问都懒得问。

他喜欢古文,对中华古文化感兴趣,当然也就对古董感兴趣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趁这时候古董不值钱,从民间便宜买点古旧瓷器,这玩艺儿将来肯定值钱呀。

可是,现在这些玩艺儿还不值钱,你就是买来了也不能立马升值换钱过日子啊,只能买着收藏,等着以后升值了。

可是,买这个你也得有闲钱不是?所以,还得做生意挣钱。

后来,生意好了,有闲钱了,他就开始收藏这些古旧瓷器。几乎把矿机宿舍自己住的那间屋的地面,都给掏空了,全埋着他淘换来的古瓷器。

可是,没有刘二赶之前,他就是一羊祜,任嘛不懂,光知道后世这古董有造假的,竟然不知道造假从老早就开始了。

让刘二赶这么三下五除二一评说,这才知道自己这点古董知识,恐怕也就幼儿园水平。

他把自己收藏的古瓷器都拿出来,让刘二赶看一遍,结果真品没几件,一半是明清仿品,剩下一半都是民国的粗制滥造,连精仿都算不上。

得,费半天劲,东西得扔一半。

不过,就算这样也值了。他的那些真品里面,还是蛮有值钱的唻。

所以,他当初送给廖景荃的那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