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阶级兄弟(2 / 3)

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不来了。来了你好好和领导解释也行啊。领导不知道你的情况,你好好解释,领导再根据你的情况,另行商议对你的处罚。

你不但不打招呼,来了也不解释。对领导的处罚不满意,你就喝酒砸办公室啊?大家都跟你这样,这工厂还怎么干?不报警让派出所抓你,就算照顾你了,还想怎么着?

所以,我还是坚持刚才的意见,开除他!我这月的工资可以不要了,都捐给他,算是对他的补偿吧。”

大家就又沉默了。

看这样子,生产干部们还是支持林清华的多。马友宝这些遴选干部,则是等着张主任的意见。他们也已经心里犹豫了,小刘的确是太过分了。

张主任就微微叹息一声,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一九四八年,我刚满十八岁,在部队上当班长。淮海战役,我们奉命打阻击。那场仗打得啊,那叫一个惨烈!

敌人的飞机、大炮,轮番向我们阵地上轰炸,整个阵地都让炮弹犁了一遍。地面上,敌人整团整营地向我们发动集团冲锋。

我们班十二个人,最后只剩下我们五个。

到后来,我们子弹打光了,人都要打没了。敌人也打怕了,不敢再向我们发动进攻了。

敌人为啥不敢进攻了?被我们的英雄气概给吓住了。

我们哪来的那种气概?上级下了死命令,人在阵地在。人不在了,阵地也不能丢!

我们为啥能这么严格遵守上级的命令?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只有遵守上级的命令,把对面的敌人打趴下,我们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新中国!

可就是在这样一场艰苦的阻击战中,我们班的机枪手老林,当了逃兵!

丢人啊!做为班长,我都觉得我这脸没地方搁,我给我们全连都丢了人!

所以,战斗一结束,我连战场都没有打扫,就带着全班仅有的四个同志,去把老林追了回来。

我们叫他老林,他也就二十多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

他原来在敌人那边干机枪手,是被我们解放过来的。

我当时抓到他,就得执行战场纪律,那就得枪毙!

老林说,他逃跑,不是为了投敌。他已经知道我们才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再不会为敌人卖命了。

他也不怕死。在枪林弹雨里好多年了,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

我就问他,为什么要逃跑?他说,他家里三代单传,爹娘和叔伯,就他这一个儿子。他死了,就没有人给爹娘叔伯养老送终了。所以,他看看战斗这么惨烈,命肯定保不住,就忍不住跑了。

可这是战场,不是儿戏!又是这么关键的一场战斗,临阵脱逃,就是再有理由,也得执行战场纪律!

当时,指导员把我叫到一边,偷偷对我说,放他走吧,责任我来担。都是穷苦的阶级兄弟,咱们得讲感情。咱们打仗,为了谁呀?就是为了这些阶级兄弟。他虽然当了逃兵,可还是阶级兄弟。咱们的枪口,哪能对着自己的阶级兄弟开啊?

我把指导员的话告诉了老林,放他走。老林没有走,他说,他再不走了,也再不当逃兵了。

我问他为啥?他说,指导员的话对。咱把敌人打垮了,建立了咱自己的新中国,全国就都是阶级兄弟。就算他死在战场上了,他的爹娘叔伯,也会有活着的阶级兄弟替他养老送终。

从那里开始,他相信了咱们的军队和咱们的政府,相信政府会替他照顾他的爹娘和叔伯,作战勇敢,不畏生死。

在这以后不久的一次战斗中,老林牺牲了,为了救我牺牲的。冲锋的时候,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