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七嘴八舌论根源(2 / 3)

度的产品来?

大家就这么坐着闲扯,就把姚远心中那些疑问给扯开了,也把他的信心给扯出来了。

看来,所有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工厂干部身上。他们首先作风败坏了,只想着为自己捞钱,根本置工厂利益于不顾,造成了矿机大量的资产变相损失。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硕鼠一般的盗窃和挖墙脚,让矿机迅速垮下来。

职工们看着心里有气,也不好好负责任地工作,造成二次浪费。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再大的家业都不够这么造的!

如果他能在管理人员任用这一关上把住,把管理人员置于职工监督之下,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就完全可以避免浪费和损失,干私活在他这里,就想都不要想!

如果可以做到这一步,他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那么,那些被美美那边淘汰掉的设备,还是完全可以发挥余热,创造效益的。

他就和大家商量,把美美用不上的设备,再一次分类组合,弄个机加车间出来,绝对没有问题!

只要成本可以降下来,推销自己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不怕找不到活干。

还有,大家有责任心了,这些个出主意的职工里面,也不会缺乏管理人才。管理上,他是内行,完全可以再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管理人才来呀!

于是,这再次清理调研剩余设备,组建机加车间的念头,就在他脑海里慢慢清晰。

那么,有了新的加工单位,是不是可以围绕着这个新加工单位,再组织一套管理班子,同样创造利润呢?完全可以!

在工厂管理方面,姚远是内行,可以做的有条不紊。

首先,他就跟那些小组长们商量,先搞个生产部的架子,组织起一批人来,清查设备,测量精度,建立设备档案,把不同性质的机加设备分开,根据加工性能,分成几个车间,先形成机加工能力。

关于这个生产部的管理班子,姚远和职工们商量,采用招聘和大家推选两种手段。

先把生产部负责人,也就是经理的位置,通过推选的办法给定下来。然后,哪个岗位需要什么人才,再由经理参与,由全体职工自荐,从自荐职工中择优录取的办法,选取合适的人员。

别瞧不起这些职工,他们在工厂里工作许多年,对工厂的运作还是十分熟悉的。这些主意,大部分是职工们想出来的,姚远只是在最后总结。

职工们并不盲目。按照大家放心的原则,大部分人愿意推选马友宝当这个生产部经理。

马友宝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好抱打不平,也喜欢和职工们在一起拉呱。平时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在宿舍区吃饱了饭出来遛弯,他身边总能围着不少人,对他讲自己遭遇的不平事。他会开导人家,还能帮人家出主意,实在不行还能替人家出头,找领导或者上级讲理。

那天上午,大家集体来找姚远论理,大家也是把马友宝推在前面。

马友宝在职工当中,早就很有名了,所以姚远会认识他。

同样,当年姚远在矿机清洁队扫大街的时候,也和这个马友宝一样,喜欢为大家出头,两个人当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可是,马友宝只是一个木型分厂的木型工,对生产管理一窍不通,他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出头露面,找领导讲理可以,真让他去搞生产,那就耽误事了。

在姚远的办公室里,马友宝听着大家要他出来担任经理,两只手拼命地乱摇。

“我胡说八道,找人家的毛病行,让我去管工厂,我知道什么呀,这不瞎胡闹嘛!”

姚远就严肃了说:“马师傅,管理这种事,谁都不是一下就能会,都是慢慢在实践中学会的。我姚大傻当初就是一个扫大街的,现在不一样能当总经理,弄出俩公司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