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怎么样?”出了考场。赵瑾正在走廊里等着他。
“还可以,就是给的答题纸少了点。”王凯摊手。一脸无奈。
赵瑾
“给我一张答题纸,我就感觉已经很难写完了,你后来又要了那么多,现在居然说太少。你是不是在纸上写小说啊。”
牵着赵瑾的手,两人往外走。王凯边走边说道“那倒不是,最后一道题正好以前研究过,顺便写了个论文,只是地方太小,只写了不到一半。”
赵瑾
“期末考试,你写论文。厉害”
“对了,你考的怎么样?”王凯问道。
“还可以。有些东西记得不算太清,但是好在都答上了。七十分应该是没有问题。”赵瑾虽然不是学霸类型的。但是凭借着丰厚的阅读量,她在答文学方面的卷子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占一点优势。
“明天的现代文学准备的怎么样?里面应该有关于老师的题,千万不要写错呦。那小老头可是小心眼的紧。”王凯调笑道。
赵瑾娇嗔一声“知道了。有你这么说自己老师的吗?”
我是空间的分割线
另一边监考老师收好卷子以后就拿到了阅卷室,那里批卷老师已经准备好阅卷了。
大学期末考试批卷倒没有那么严格。一般这边刚考完,这边就开始批卷了。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务,每月还要写很多论文。有的还带着研究生。所以时间不是那么充裕。
能尽快把卷子批完,他们也能尽快把时间空出来干其他事。
古代文学的老师姓江。名字叫江淮。
今年五十余岁。是一名副教授。据说在马上就要转正了。
江淮带上眼镜开始批卷。
作为专攻秦汉文学的教授,批这种本科卷子还是手到擒来的。
咳咳,副教授。
第一份卷子。
江淮点点头。
嗯,选择还算是可以,错了一个。
名词还行,对了俩。
简答
都答的什么东西?
皱了皱眉,翻到了后面。
眼睛一瞪。
岂有此理!
特么的。答题纸居然是空白的!
连编都懒得编了!
气呼呼的给卷子上打了个五十九。
嗯,六十分及格,给你个五十九,自己体会。
下一张。
卷子被订上的部分,写着赵瑾的名字。
选择。满分。
名词。扣了三分。
简答扣了五分。
江淮的脸色稍有些缓和。
看了看后面最后一道题。
嗯,都写满了。不管内容如何,至少人家的态度摆在这呢。
再仔细看看内容。
呦,还不错哟。
虽然有些稚嫩,但是还是贴边的。od。
时间一点点过去。
江淮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这就是老师批卷子的情况。
终于,剩下最后一张。
江淮喝了口水。打起精神看向卷子。
第一眼就被卷子上的字惊艳到了。
王凯本身的硬笔书法就已经自成一家了。再加上葛大师这些年的教导。说是大师级的硬笔书法也不为过。
大师级硬笔书法是什么概念呢?
意思是王凯完全可以出一本字帖。还是能卖断货的那种。
看着卷子上飘逸自然的字体。江淮的心情瞬间就舒畅了。
书法和绘画都拥有能影响人心情的力量。
看到一篇好的书法会使人心情愉悦。
同样的,看到一篇写的烂的字,也会使人心情烦躁。
按理说学文学的字应该都不能太差。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光是中文一班,字能拿得出手的人就没几个。
哪怕是赵瑾,说实话,她的字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再看李琪。算了辣眼睛,咱别看了。
当然,还有更辣眼睛的,隔壁班的赵帅,那字简直不堪入目。
抓一把米扔纸上,把鸡爪子上弄上墨。让它上来扒拉。估计出来的东西都比赵帅那字漂亮。
江淮先是欣赏了一下这字,然后才开始批卷。
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整个文学院能写出这种字的除了著名书法大师葛文优葛大师的关门弟子浅夏悠凉以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再看看卷子的内容。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前面的选择,名词和简答总共才丢了一分。
还是他鸡蛋里挑骨头挑的一处毛病。
再看看后面。
江淮的呼吸突然一滞。
这满满的五页答题纸是什么鬼?
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了以后,江淮有些怀疑人生。
尼玛。一道题你至于写这么多吗?
苦笑一声。开始看内容。
第一句话就差点让他血压爆炸。
“严格意义上说,这篇文章并不是一首赋”
你这是要上天啊!
我们这只是一个期末考试啊。你要不要这么认真!特么的还放了个卫星?
名传千古的《零陵赋》不是赋,那你告诉我什么是赋?
强忍着撕卷子的冲动,江淮接着往下看。
慢慢的。紧握着笔的手慢慢放松了下来。嗯,手疼。
时不时还发出一些奇怪的咂嘴的声音。
把手伸到一旁拿起杯子咕咚咕咚一杯茶连茶水带茶叶都灌到了肚子里。咂咂嘴。味道还不错。
这也就是王凯的卷子,要是换了其他人的,估计江淮连看都不会看,但是王凯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无视这篇论文。至少他的级别不够。
一线作家对应的身份至少也应该是正教授。副教授只能对应二线作家。
而院士对应的是大师。
不知不觉,五篇答题纸读完。江淮有些着急。
劳资看的正欢呢,你给我断更?
再看后面附上的那句话。
“此处位置太小,时间不足。剩余部分在微博补充。”
江淮此刻只感觉满脑袋黑线。
从教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这样的学生。
还有在微博上补充的?
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微博。
江淮虽然五十多岁了,但是也不是老顽固,平时也通过网络找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他也有自己的微博,还有一个认证。
“弘文学院副教授。”这是当初他学生帮他认证的。
他的微博里也发表了一些学术上的文章。
微博粉丝。嗯,两百来个。
半生不熟的开始搜索浅夏悠凉。
嚯,进去的那三千万粉丝凉就差点亮瞎了他的眼。
文人哪能不好名?他要是真不好名也不会一直争着要升正教授了。
此时,王凯的微博上已经更新了一篇论文。
正是卷子上的那一篇。
“今天期末考试。最后一道题很有意思。试论《零陵赋》的写作特色。因为答题纸比较少,所以在这里完成论文的后半部分。请指正。”
嗯,这是正文。下面是一个图片,图片上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