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冷静应对(1 / 3)

片刻后,李廷坚开口问道:“徐州又是怎么回事?依靠那条坚壁清野之计,应该能够拖住李光弼啊?”

“徐州方面,李光弼占据了徐州、泗州二州后,大量迁徙两郡百姓南下江南。据细作最新探回的消息,至少已有四万百姓开始南迁,而且人数还在迅速增加。”许叔冀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

“什么?迁徙百姓?”

“李光弼到底想做什么?”

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后,李廷坚似有所悟地说道:“右相,难道李光弼是想以此法来化解坚壁清野的计策?”

“恐怕是如此。”许叔冀轻轻点头,“以目下的情况看,徐州今年几乎已没有可能恢复农耕。李光弼夺占了河南道东部。就等于背负上了七十万人的沉重包袱。饶是江南粮食充裕。要应付七十万人的吃饭问题,也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且这并不是一月、两月,而是整整一年半时间。”

“得到明天秋收,河南道东部才有可能自给。不说其他,仅靠七十万的吃饭,就能将唐廷拖垮。但是,李光弼突然来了这一手,便会引起极大的变故。江南一带地域广博,有淮水为屏,在去年的天灾中损失又较轻,完全可以接纳得下数十万百姓。”

“这些百姓南迁之后,正好赶得上扬州的春耕。如此一来,一则百姓能够自耕自给,二则还便利了扬州的开垦,同时还使得李光弼军在河南道少了些牵制,可谓是一举多得之策。”

史朝康微愕之后,急切地向许叔冀请教道:“许公可有应对妙计?”

“只能有劳李将军了。”许叔冀沉吟着说道。

史朝义被困新安地消息传至唐廷后,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以尚书左丞杨绾、礼部侍郎贾至为首的一部官员,力主倾尽全力攻下新安,一举擒杀史朝义。

他们认为,只要史朝义一死。洛阳伪朝廷必会土崩瓦解,兴复大唐的大业便指日可待。为了一个史朝义,即使付出十万人的伤亡也绝对划得来。

送走了杨绾、伏德贾至,代宗从崇政殿回到麟德殿,元载、裴遵庆、刘晏、张献恭四人正等在厅内。

“陛下,杨、贾二位莫非又是为新安的战事而来?”见代宗进来,元载捋髯轻声问道。

代宗与四位大臣本在麟德殿中商议军政要务,不想杨绾、贾至觐见。

“恩……”回到厅首的主位上,代宗点点头,轻应了一声。

“这都要怪驸马啊。”张献恭小开了一个玩笑,“若是没有困住史朝义,何来这许多麻烦!”

代宗轻轻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陛下的意思如何?”裴遵庆谨慎地询问道。

杨绾、贾至造访之前,他们正在商议新安的战事。

“史朝义若死,兴复大唐的大业能提前达成。”代宗目光深邃,轻叹说道,“以心而言,我很希望妹夫能在新安除掉史朝义。”

元载等人知道代宗还有后话,都静静地聆听着。

“自安禄山造逆以来,天下纷乱至今,已有七年有余。史朝义早年也曾随父入朝觐见……朕也见过。”

微顿了片刻,代宗继续说道,“对他,虽不敢说知根知底,却也是相当熟悉。史朝义这人,虽然残忍嗜杀,不过却很有本事。如今史朝义虽然被妹夫困在了新安,但若说他没有半点后着,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

“再者,史朝义虽然被困,但叛军营中其他人等也绝非善欺之辈。一旦史朝义当真到了性命攸关,必会倾力急援。若届时妹夫还未攻下新安,岂不是要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元载和裴遵庆、刘晏、张献恭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微微显露出安慰之色。

其实在代宗接见杨绾、贾至之时,他们四人就已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不宜命令唐军强行攻取新安。但他们又担心代宗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