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接活(1 / 2)

第二日,林小春依然去女堂学习,待她走后,林氏带上了一些干果去了福锦楼。

福锦楼里生意不错,和方掌柜打了招呼后,林氏也上手帮忙,到得店里空闲下来,方大娘和林氏寒暄起来,林氏把在铺子里买的干果送给方大娘,感谢她之前搬家帮了不少忙。接着又和她打听起了望京城的私塾学馆。

方大娘笑着说“入学的事情,你先别急,这里倒有桩好事你先听听。”

方大娘说,从林小春入了女堂乙班后,不少人打听到她在福锦楼接绣活,所以找到了方掌柜。方掌柜知道小春在学堂比较忙碌,没敢答应,但是有位多年结交的好友找到他并且价位给的挺高,方掌柜就答应了下来。

“这人也是手下管着几家铺子,常年与燕商来往。他想找小春帮忙绣一幅炕屏,送给东家奶奶作为寿礼,听说小春图画的也好,出了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林氏就算这些日子在福锦楼开了眼界,可也没想到自己闺女的绣艺能值到二百两。

“咋,二百两!我没听差?”林氏激动的满嘴乡音都出来了。

“是呀,我计划着一年给小春接一件大活儿,小活不超过两件。这样对她是有好处的。小春以后手艺厉害了,名气会越来越响,找她做绣活儿的也会越来越多。东西绣的好,价钱就会越来越高,排不上队要的人就会更多。我们东家想把小春作为招牌呢。大妹子,你也要有点数,别把孩子给累着了。”方掌柜忙活完了,也走了过来说到。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林氏不由得愣在那里,待缓过神来,对着方大娘、方掌柜一叠声的道谢。

方掌柜听方大娘说起林氏打听私塾的事情。他想了想说“老婆子,还是你跑一趟,求求东家给个恩典。”

“东家能应?”方大娘问。

“东家心善,又看中小春,再舍了你这老脸,肯定成。”方掌柜笑到。

方大娘嗔了他一眼。

林氏看着方掌柜夫妻刷花枪,好像是说小乐的事情,没敢多问。

过了会儿,方大娘才说“望京城里这几家私塾都还不错,但是真正好的私塾都在各世家的族学。我们林家族学在京中虽不是数一数二但也有点名气。后来我们夫人来望京的时候,因为家中公子也要读书,就带了族学的先生一起过来,她家的大公子过去就跟着先生读书,现如今和林将军一起在边关守城。我家的大小子和二小子也借着夫人恩典也跟着一起读了,就因为读过书,所以夫人格外器重。明儿,我去求求夫人,让她赏个恩典。”

林氏一听,又再三的谢着方大娘。

回到家中,林小春已经下学回来,看到林氏走了一身薄汗,林小春感觉给她倒了一碗水又拿出扇子给她扇风。

林氏告诉小春方掌柜给她接了绣活,小春一听有二百两银子也很开心,这一下有了收入就比靠着当金钏的钱坐吃山空让人安心了。林小春决定明日下学后去福锦楼听听那位商人的要求,争取让这幅绣图在望京城打响招牌。

林氏又和她说了方大娘去求林夫人恩典,准备把小乐送到林家私塾。小春朝着福锦楼方向双手合十,在心里感谢方掌柜一家对自家的帮助。

晚上,方大娘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小春家,告诉她已经去林府求了夫人恩典,林夫人点头答应了,说明日带林小乐去林府私塾让先生瞧瞧。

林小春和女堂告了假,天一亮就和林氏一起带着林小乐去到林府私塾。林府的私塾设在林府单独一个院子里。方大娘领着她们走进院子有小厮看到前去通报先生。

一个身着青袍的面色红润的老人走了出来。方大娘跟老人介绍了林氏母子。老人端详了林小乐一会儿,让他背了千字文,又让他对了个对子。小乐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回答的还算流畅。老人满意的点点头,长声说

“夫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