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这种辅助装置,会让人身体机能退化,除了本身有残疾外,我不建议使用这种辅助装置。”有专家在电视采访中,对新出现的这种装置给予了评价,那就是不要用这种东西。
“您是说,人类用久了,会产生身体机能的退化是么?”
“对的,这种装置,我承认是一种很先进的发明,但是,这让人产生很大的惰性,而且长久的不运动,会让身体退化与萎缩……”
……
看着电视里的专家在那里夸夸其谈,但是电视机外的人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这些专家明白什么?
“傻吊,我的工厂人工已经减少了一半,剩下的工人,工资我给增加15%,他们不知道多感激我。”一个老板搂着小情人,另一只拿着雪茄的手,指着电视里的对话,一脸的不屑。
他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他就买了五十个这样的装置,非常的好用,他自己也搞了一套,穿上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现在不止一个老板这样做,只要用到体力的,都是这样,他们那些人,都穿着大力神,不仅搬东西快,而且更省力,一个人干活,能顶两个。
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会减少许多人的工作,也确实是这样,很多人都失业了,他们失业了,自然是有人能吸收他们。
“大家都来跑外卖,跑腿,家政,清洁……我们幸福小管家正在招服务人员。”
“我们在全国都有站点,你们想回老家工作也行,想去别的地方工作也行,我们还可以为大家找住的地方,让大家能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房租也很优惠……”
这家幸福小管家,就是郑昆开的,现在点外卖需要跑腿的服务越来越多,人员有些不够了。
他也没想到,他只是想让北美恢复原来的样子,这种划时代的产品提前面世了,就造成现在这样的盛况。
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已经很多人转行去做了外卖与跑腿,这得益于4G的铺开,原来也有外卖服务,但是,选择服务的人并不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的成长,他们的习惯,让他们不爱做饭,不爱出来社交,习惯吃现成的。
这个世界向前加速的太快了,不仅郑昆自己感觉太快了,就连美西也感觉太快了。
这走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这样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
老帅是一名刚从工厂出来的装卸工,因为年龄的原因,他被老板辞退了,老板人不错,按照劳动法,给了他补偿。
他今年已经快五十了,出来之后,他很迷茫,现在很多工作不需要他,年龄太大了。
这个时候,他的同乡小壮找到他,对他说:“来干跑腿吧,工资不少。”可能是对同乡的信任,他稀里糊涂的加入了跑腿大军当中。
“你得会抢单,同一个方向的单子你都得抢下来。”
“规划,抢下单子,你还得会规划路线。这样才不会迟到。”
“尽量走熟悉的路线,这样不会出错,更不会迟疑,减少送餐时间。”
……
在小壮的帮助下,老帅也学会了跑腿,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一天十几元,到一天一两百元,可以说,进步非常的快,而且,越做越熟练。
“小壮,谢谢你啊。”
“帅叔,我们是同村的,你说啥呢。”
……
像他们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进入这个行业之后,马上获得了新的就业出路。
一开始,这些服务在北上广深东南沿海城市,当地对这些服务的需求非常的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这些服务。这个时候的专家们,就没有跳出来说什么了。
郑昆也是没有办法,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的快,生产力提高的非常快。生产力过剩的后果,必然需要更多的市场。
全球只有大漂亮有这样的消费力,一个能顶好几个,一个是美元的购买力,如果以RMB对比,一个美元可以换6到7个RMB,再加上他们没有储蓄的习惯,都以信用卡的方式结算,这种提前消费的模式,也是大漂亮这个国家成为消费国的基础。
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底气,别的国家想要进入大漂亮,就要讨好他们,甚至认为他们很强大。
他们用纸,就可以换来全球的一切,不仅有商品,还有其他的一切,比如人才,比如漂亮的女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美元来实现。
另一边的欧罗巴也一样,能把二毛变成欧罗巴的子工,就说明了一切。
郑昆曾经可是看过一些短视频,说二毛那里,二十万美元就可以合法的带运。
那里有一条龙的服务,从怀上,到产检,到吃穿住用行,一直到生产,这是一条产业链。更震惊的是,这居然是合法的。
不得不说,他们从头到尾,被美西洗脑洗的非常彻底,一切向西看。
有些时候,郑百诚也想过,东西两个的文化区别在哪里,经过两世为人,他终于想明白了,两个的区别。
东方文明在于克己与适度,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而且不争;西方文明那就是放纵。
至于自私自利这个事情,在郑昆看来,那是人性。
从这两个出发点看,谁会喜欢一个教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说实话,郑昆也不喜欢。
这一点不是他说的,他以前看过一文章,东西方教育孩子,东方家长会对孩子说: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西方人说这样不好,会让孩子长大后畏首畏尾,没有自信。
与东方家长的限制级教育不同,西方家长是:孩子,做的漂亮,你认定的事情,你大胆的去做。
孩子很自信,但是,孩子哪儿有认定是非好坏的三观呢?
对于这个,美西的快乐教育,他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接触的,人都会坏掉了,太严厉的也不行,教育这种事情,很难说。
古人说的好:因材施教。
郑昆感觉,这需要名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