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啊!啊!啊!(1 / 1)

且说李大利坐在搭他去北塘的车子里,一路欢声笑语,车窗外,高楼,树木,远方的海洋,一个个像影子一样,飞驰而过。

很快,车子来到了北塘码头附近。

远远地看,有一处地方的挖机在上下忙碌,估计确是如刚才那个保安所说,在修港口呢,挖机,塔架,还有忙碌的施工人员,也是如影子般飞驰而过。

驶离了施工区域,车速渐慢。

李大利拉开车窗往外看,一股清新的带着咸鲜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

从车里看北塘渔港,壮丽的画卷徐徐展现在李大利眼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海面,来往的船只,飞翔的海鸥。

海面上,远远地望去,波光粼粼,好像无数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十多艘渔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来往穿梭,有的渔船庞大雄壮,有的渔船小巧精致,有的渔船简陋寒酸。但所有渔船上,都在桅杆处,挂着五星红旗,阳光下,海风下,那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熠熠生辉,好像旗帜一样,引领的海船,或扬帆起航,或劈波斩浪,好不壮观!

随着车辆的驶近,李大利的眼神又拉回到海边附近,一艘艘的渔船,蓝色船身,整齐地排列,桅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好像一支支庞大的舰队,为扬帆出海做着准备。

不远处,一艘艘返航的船只拉着汽笛,缓缓驶入,岸上穿着连体皮裤子的壮劳力,跳上船去,搬运着捕获来的螃蟹鱼虾。

李大利看了,恨不得马上下车,也加入到那些忙碌的人群中去。他十多年前,就跟着他的大学同学,他的老大哥,马大海,也是穿着连体皮裤,上船帮大海他爸爸搬运过的!

正在李大利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刚刚慢下来的车子,突然一个加速,飞驰而出。

随着那辆汽车的飞驰而出,海风呼啸而来!

那呼啸而来的海风,灌的李大利耳朵生疼。他赶紧拉下车窗,刚才外面看到的一切,也如影子一般飞驰而过。

那司机突然的踩油门加速,车子急速驶离,让李大利内心一阵惊慌,又遇到了海霸王不成?

之前山川市那个摩托车司机,从山弯弯处呼啸而来的身影,让李大利误以为是遇到了山霸王,现在这个海边汽车突然的踩油门疾驰,让李大利突然又有了遇到海霸王的恐慌。

“吱!”

突然的一个急刹车,尖利而刺耳,李大利不寒而栗。

还没来得及他李大利发出疑问,那个脑袋似大猪头一样曾经的饲料科学研究生,对着李大利粗声道:“下车!”

听着那司机粗声的“下车”,李大利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看到李大利突然苍白的脸,那个司机笑着说道:“下车!我们去吼!”

李大利听到那个司机是笑着说的,那句“下车!”之后还有“我们去吼!”的说法,李大利提起的心又放了下来,也是推开车门,跟着那司机往海边走去。

来到了海边,对着宽阔的海洋,那个脑袋似大猪头一样曾经的饲料科学研究生,怒吼着:

“啊!啊!啊!”

吼完,也对着李大利喊道:“你也吼,痛快!”

李大利也对着宽阔而平静的海面,大吼着:

“啊!啊!啊!”

远处的忙碌的船只,飘扬的红旗,飞翔的海鸥,波光粼粼的海面,忙碌的忙碌,平静的平静,他们两个人的大声吼叫,并没有人听到,宽广的海洋,吸收了一切。

“啊!啊!啊!”

“啊!啊!啊!”

喊着喊着,两个人泪水也跟着喊声崩出。

“啊!啊!啊!”

“啊!啊!啊!”

哎!

走吧!

两个人喊完,也是痛快了,喊声也出去了,泪水也出去了,叹气声也出去了,走吧!

边走向刚刚停在岸边的汽车,那个脑袋似大猪头一样曾经的饲料科学研究生,掏出裤兜里的名片递给李大利,说道:“兄弟!这是我的名片,需要买猪饲料找我哈!”

李大利笑着接过那名片,就看名片上写着:

津市吃的旺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代表 周全

看到那名片上的单位名称和那个人的姓名,李大利又一阵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吃的旺!周全!”

“哈哈哈哈!对!吃的旺!周全!”

俩人上了车后,那个周全说道:“我们再回去,那个码头边上有卖海货的,都是现捞的,新鲜!”

李大利点头,也说回去的方向好像是他同学家的方向,他已经记起来差不多了。

那个周全也点了点头,踩油门,缓缓驶出,并没有刚才的猛踩飞驰,随手打开了车载电台。

电台里正在播放郑智化作词、作曲、演唱的《水手》

苦涩的沙 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 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

年少的我 喜欢一个人在海边

卷起裤管 光着脚丫 踩在沙滩上

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继续阅读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

总是听见水手说

他说 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 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问 为什么

......

伴随着水手的歌声,车子驶到了码头海产品售卖区,两个人分开,买海货的买海货,去找同学的找同学。

到了那个海产品售卖区,李大利好像找到了去他同学家的起点,沿着那条路往他同学家的渔村走去,一会儿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会儿又是恍若隔世的感觉。

来到了渔村路口,还是老样子,电线杆子比树木多。估计是才下过雨,泥泞的街道,街道两边的尖顶平房,时不时的招牌:

“小王美容美发”

“老王米面粮油”

还有写在墙体上的大幅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计划生育,责任在丈夫!”

“奖励扶持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还有墙体上随处可见的“拆!拆!拆!”

看着那些字牌标语,李大利一会儿笑,一会儿心情沉重。

不久,李大利就来到了他的大学同学,他的老大哥,马大海家所在的那个胡同。

马大海家在胡同口第一家,李大利刚一进那个胡同,就看到马大海家门口摆着一排排的粗陶水缸,水缸上倒贴着“福”字,一个戴着紫色头巾的老年妇女正低头缝着渔网。

唤醒:悟人世正类春蚕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