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强势崛起(1 / 2)

重启职业生涯 半见青 2281 字 2021-01-18

李薇不敢反对黄守真的工作安排,所以对软装设计方面的学习,只能暂时搁置一旁,开始专心帮事务所进行商务上的对接。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从国庆节第一天接到电话开始,在后续几天中,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处州市那边打来的设计委托电话。

其中不止有新园小区的项目,还有其它小区的项目。

当然,新园小区毫无疑问是项目最多的小区,足足有五六十套之多。

这让李薇心中忍不住一阵好奇……老板到底在处州市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事务所一下子能接到这么多的新项目?

另外,这么多的项目一起找上门,就靠事务所里的这点人,今天能做完吗?

但其实,李薇这就有点想太多了。

因为这一批的项目,事务所虽然接到了电话请求,但碍于时间、人手、及项目本身的局限性,黄守真在之后的选择中,肯定会适当性放弃掉一些项目。

比如那种在装修时间上,不能有丝毫退让且业主本身不大好说话的项目,以及户型上比较小的项目,都会在黄守真选择放弃的范围之内。

大批量去承接居家住宅项目,终究是赚钱速度太慢了。

因为住宅项目本身很基层化,设计费很难收的太高。

其次是项目本身的体量太小。

像那种大面积的豪宅别墅,倒是还好;可平层类套房一旦做得太多,就太容易把他事务所里的员工的工作时间,切得太碎。

黄守真作为一名设计师,固然不会对项目本身存有什么贵贱高低之分,可是为了考虑事务所的未来发展,他当然还是更希望自己的事务所,能多接一些商业工装类的好项目。

因为他很清楚,大批量的接居家住宅项目,终究只适合当创业初期的跳板,就像他这两年来做的一样。

一年下来,他大概能赚个一两百万……

可就算是他,这也差不多是极限了。

有道是人力有时而穷。

如果光靠做住宅项目,他想在一两百万的基础上继续翻倍,比如年入千万、几千万之类的,设计费不翻个几倍、十几倍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如果他真把设计费翻个十几倍上去,每平米的设计费高达好几千时,除了房企的样板房能开的起这个价格,正常人家谁会花这冤枉钱?

所以,如果只做住宅项目,除非他选择开一个设计工厂,然后找几十上百号家装设计师一起推进,才有可能年入千万。

靠量产的方式积少成多,短期内不是不行。

但这种如实业生产般的赚钱方式,对一家设计公司来说,无疑是太笨拙、成长曲线也太短暂了。

毕竟设计行业本身的起伏可是大的很,

的确,他现在还可以靠自己超前的设计水平,在当下的设计市场引领住宅设计潮流,从而赚足甜头。

可要是再过个五年、十年,等国内整体的居家住宅设计水平都提上来了,到时他还能像现在这样,靠做几间样板房,就直接拿下一个小区近三分之一的业务量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真正在设计市场中,获得绝对的主动权,黄守真除了领着陈雷他们这些人不断往上攀爬、并提升事务所的知名度,从而站到大多数同行的前面去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如果靠墨守成规吃老本,即便规模上办的再大,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这点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

只要你不前进,那么在历史不断向前的浪潮中,就相当于是在后退,那自然就不可能再维持永久地绿树常青。

……

三天后,随着国庆假期过半,处州那些在国庆节开盘的地产公司的活动,一一落幕。

虽然身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