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下大乱(1 / 1)

明功 九月雷鸣 2367 字 2021-01-08

看来天下都一样,哪里才有活路啊!

“我看这皇觉寺里也不安宁,没有多少香客,寺里也是破败不堪了!”

陈功对朱重八的遭遇深表同情,他对这样的世事深感担忧。

“是啊,我初来寺院,什么活都要干,只为能有一口饭吃。”

“可是寺里年资老的和尚,动不动就打骂呵斥我们这些小和尚,他们整天喝酒吃肉,已经完全没有了一个和尚的样子。”

“现在他们又逼着我们四处去化缘,这样的年景,别人都没有吃的,哪里能接济化缘的人啊!”

是啊,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朱重八主观上当然为了生存,而在不断抗争着、奔命着,但在客观上,让他亲眼目睹了世事的真实面貌。

他了解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更加历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更为关键的是,朱重八在云游的几年中,接触到了“明教”。

“有一股人已经开始造反了,为首的人听说叫胡闰儿,他组织起了很多灾民与朝廷对抗了起来!”

重八压低了声音,并四处观察了一番,见无人在左右,又接着讲道

“河北栾城有个韩山童,韩家几代人皆为白莲教教主,世为土豪,一直有称帝的想法,便暗中准备以‘明王’的身份出世。”

“到了后来,明教与白莲教渐渐交汇在一起,韩山童的势力在北方也越来越大了!”

陈功心中一震。

他知道“明教”的一些历史,也知道眼前的朱重八就要走上自己的帝王之路了。

波斯人将佛教、拜火教、基督教杂糅到一起,创立了新的教派“摩尼教”,又称为“明教”。

武则天时期传到了中国,一度在唐朝大盛,直到唐武宗毁佛,“明教”顺道也被朝廷给禁了。

转入地下的“明教”又结合了中国本土的道教,以及远古传说中的诸神组成了大杂烩式的组织。

信徒供奉摩尼与耶稣的画像,被百姓称之为“吃菜魔教”。

陈功的心中已经隐隐感受到了某种震颤,这是即将在全国爆发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呐喊、搏杀的声音。

南方也有一股暴动力量,是号称“彭和尚”的彭莹玉,他与北方的韩山童遥相呼应,已经在广东造反了!

陈功看着一脸忧郁的朱重八,他禁不住问道

“那重八兄弟有何打算吗?”

“唉,我只想吃上口饱饭,如果家人尚在,便要尽了孝道才好,可是……”

重八的父母兄弟姊妹,都已经相继离开了人世,他现在即便是有吃不完、用不尽的粮食和花销,也于事无补了。

“兄弟不必难过,你原随我去陈家庄,我们一起过活吧!”

陈功抚慰着重八,想着让他一起回去,只要大家有一口吃的,便要分给兄弟一些。

“不,谢谢好兄弟,重八不会再去陈家庄了,我要自己找条活路!”

陈功好言相劝,重八就是不肯去。

也罢,人各有志,何况这位即将改朝换代的一代帝王呢?

丁少保跑来找陈功,催促着他

“少爷,老太太做完了法事,就要回去了。”

陈功有点依依不舍地和重八告别,重八却微笑着,显得十分乐观豁达,好像眼前的困境都不是事。

“兄弟与老太太回去吧,重八现在这幅德行,也不敢面见老太太,请兄弟转达我对老人家的问候!”

重八深鞠一躬,这是给陈老太太的,感谢她曾经的收留和照顾。

“今后兄弟我若有造化,但凡能够生存和立足,便会来寻你们的!”

朱重八信誓旦旦,他绝对是一个有情有义,敢作敢当的人。

“好吧,陈功期待着与兄弟再次重逢,请多多保重!”

离开皇觉寺,陈功和丁少保一路护送着老太太回到了陈家庄。

……

且说元末的这次黄河大水灾,元朝宰相脱脱不得不动用几十万民工修建黄河水利。

韩山童逮住机会,暗中凿刻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巨人,派人埋于黄陵岗开河必经之地,并派遣徒众四处散布谶谣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结果,石人挖出,数万黄河挑夫、兵士亲眼所见,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问题在于,那时候的百姓智商并不低,他们为什么会相信这等拙劣的伎俩呢?

原因不在于能不能够信,而是愿不愿意信!

于是,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刘福通自称宋将刘光世后人,两人在河工之中振臂高呼,很快便聚众数万。

这些人均头缠红巾,所以史称“红巾军起义”。

彭莹玉那个大和尚也不肯闲着,推举出徐寿辉拉起队伍,而江苏出了张士诚,安微冒出了郭子兴!

天下真正大乱了,元朝鞑子兵开始四处出击,镇压与反抗运动愈演愈烈……

又是一个温暖的午后。

陈功躺在那棵歪脖子树下,享受着难得的冬日阳光。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老爷,当心别受凉了!”

小青手里抱着件大氅,走了过来。

“你,你叫我什么?‘老爷’?”

陈功瞪大了眼睛说话,你丫的,老子还没老呢!

“夫人,老太太还在人世,以后不可称呼我老爷,叫少爷不挺好吗?”

陈功压住了火气,依然和颜悦色地对小青说道。

“哦,是老太太吩咐大家这么叫的,说是老爷已经过世,少爷既已成家,便要大家改口了!”

“小青,少爷我还没老,所以以后,永远都不许叫老爷!”

“哦……”

唉,这个陈功嘴太硬,当天晚上,陈老太太竟然仙逝了!

老太太走得非常安详,她的灵魂早已升入了天堂,成为菩萨座下的一朵莲花,段氏理应受到如此礼遇。

和上次陈老太爷离世不同,这次陈功主动要给老太太守灵。

受到条件限制,灵堂和一应用具都十分简单,大家也都默默地祭拜着。

陈老三和少宝等人在后山给老太太挖了坟墓,棺椁只能用简陋的木板临时拼凑而成,其他祭品和讲究,也都免了。

三日后,众人便悄悄抬埋了陈老太太的遗体,陈家真正迎来了少爷的时代。

“夫人,往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