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亚荣看向白素依。
她同意!
“好,就这么办。正好昨晚收到了苏市博物馆文馆长的短信,说是今天会到这儿来参观,顺便拜访 聂先生。文馆长这方面的造诣也很深,我们可以请他当公证和裁判。”
大家立即准备了起来。
上午十点,文海馆长的车子到了博物馆外面。
副馆长秦华也带来了新的安检员。
由于上次的失误,这次副馆长请的都是专业的,经过特训的安检员。
绝不会出现,上班期间饮酒这样的违规事件。
文馆长一行人,经过安检大门,这才和祖亚荣亲切热手。
半小时前,文馆长还在车上,就收到了祖亚荣发来的邮件,知道了这场比赛。
他十分荣幸,能够成为裁判。
随后又有两位s市的公证员到达现场。
督司长,小李两位也过来了。
加上聂北,一起列席。
旁观这场比赛。
祖亚荣先介绍了大概情况“浮空寺出土的周边墓葬品,共计百件,已经鉴定出来的有六十多件,这儿是余下未经鉴定的四十件。
正好用于这次的对赌 比赛,根据双方约定,白素依组胜出,则成为s市博物馆御用鉴定师。
享受最高福利待遇。若是输了,就为s市博物馆免费工作三年。
若肖楠组若赢了,同样是成为御用鉴定师,若是输了,则为青荷文物院免费工作三年。”
公证员查过协议,又向双方确认无误。
比赛时间三小时。
两组分别由肖楠和白素依带队,各自选择四名组员,进行k。
三小时结束后,由专家对两组分别鉴定出的文物进行审查。
谁鉴定的文物信息最多最准确,谁赢!
鉴定仪器则相关年份的各种古籍,早就搬了过来。
为了使鉴定双方不受打扰。
两组中间都设置了临时的屏风。
配备了耳塞和对话机。
两组人员只能听见评委的话和内部组员交流。
被鉴定的四十件物品,则摆放在屏风中间,除了两组参赛人员不能直接看到外,其它人都能看到。
大厅四角的监控器全部就位,360监控拍摄现场的画面,留影存档。
两组人精神振奋,磨拳擦掌,随时准备进入状态。
文馆长笑眯眯的看看左面的祖亚荣,又朝右面的聂北点点头,便高声道“开始!”
公证员立即按下了倒计时。
肖楠选择的三位队员,是年龄最大,资历最老,最富有经验的三人。
经过他和组员讨论,认为就算全力以赴,三小时能够鉴定出十件物品,已经是到了极限。
因此他直接领了十件物品回去。
打算接下来,不再把时间浪费在领取新的物品上面。
他的策略是大家一起清灰,再一起研究,交换想法,翻找资料,确认信息。
浮空寺的大体年代,之前已经鉴定出来了。
他们也知道,这批文物,都是生活在浮空寺周边的百姓,日常所用器皿。
有少量是借住在浮空寺的皇室使用的东西。
今天的鉴定工作,主要就是要给出细致的描述。
及该物品的真正用途,制作方法,人文故事等等。
方便开馆时,贴出来让游客们了解所用。
白素依这边则与肖楠组分工不同。
她高声汇报了她的策略安排。
王磊负责清理物品上面的残留的灰尘,保证清晰可观。
白素依进行物体表面描述及初步判断。
季文泉这个活字典进行补充,综合归纳,给出书面总结。
另一个组员陈深进行字面整理,输入电脑,归档。
文馆长看着肖楠那边有堆成小山般的书籍,再看白素依这组后面空空。
只有两排空的木头架子。
他不由疑惑的问道“白组长,你们怎么没有把资料搬过来呢。
是打算整理好了,再一起去查吗,这样会不会浪费时间呀?”
“多谢文馆长提醒,待会你就知道了。”白素依看了眼季文泉,自信的说道。
文馆长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不过也没有再追问。
王磊早就和白素依商量过了。
比赛规定里说了,数量多也算是赢的一部分。
因此他尽量挑小东西小物品。
很显然,肖楠组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肖楠组领的十件物品,都是较小的,而他又先一步。
因此当王磊过去的时候,基本只有中型和大型的物品了。
白素依示意王磊不要着急。
他们有季文泉这个活字典,可以省去很多翻找资料的时间。
这样算起来,也不算吃亏。
王磊也领取了十件物品。
肖楠站在屏风边,看了眼后,就回自己位置上了。
四人同时看了眼对方,握拳加油打气,然后带上耳塞,开始鉴定。
王磊是做惯了清理的事情,手脚很轻很快,转眼就完成了一件物品。
这件物品立即被送到了白素依的手中。
白素依带 上防护手套和放大镜,对准物品进行观察,嘴里不断报出数据和物体特征。
当白素依说完自己的初步断定后,季文泉眨了眨眼睛,立即对着陈深说出了大段十分详尽的资料信息。
陈深手指飞快的在键盘上面跳动,把季文泉的话都记录了下来。
很快打印机,就卡卡打印出好几页的资料。
陈深将物品摆到身后的木架上,并且给它贴上了标签。
文馆长看见这一幕,不由震惊非常。
“祖馆长,这,这个孩子的记忆力,太恐怖了吧?”
文馆长相信白素依肯定不会乱来,所以他不会怀疑季文泉在胡说。
毕竟他也有自己的判断。
那件物品在白素依描述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七八分数了。
季文泉报出来的信息,更加书面化,更加完整,并且还附有故事。
祖亚荣也很吃惊。
他立即起身去找了本很厚重的资料,翻了近十分钟、
在这十分钟里,白素依已经开始鉴定第二个文物了。
祖亚荣终于找到了那几段描述。
它们分别散落在第一百页,第五百页,第九百页。
有时候,还是某一段中的半句,或是某一首诗里的半首。
有些甚至是图片信息。
祖亚荣翻资料,都翻了小十分钟,季文泉居然张口就来。
那说明这小子,已经将这本书完全吃透了,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文馆长满眼惊艳“祖馆长,这样的天才,你打哪儿找来的?
这得多有毅力,才能把这么厚的资料,全都背熟了?”
不仅仅是背熟,还要融会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