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苏云的盘算(1 / 1)

大宋武侯 清墨弄鱼 2481 字 2021-07-10

“苏郎君……”

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走上前来,冲着苏云举杯。

“先前的事,是某不对!还请见谅!”

苏云眉眼带笑,看着他摇摇头。

“倒是无妨!”

他像很小气的人?

“苏郎君大度!”

那人将酒一饮而尽,大手将嘴角的酒液抹去。

“那某也不多说了!明日某就调齐了人手送上好的粮过来!苏郎君但且放心!绝无一粒陈粮!”

苏云瞟了眼苏轼。

都是新粮?

苏轼轻轻眨眼。

那是自然!

苏云嘴里一抽,恶狠狠瞪了过去。

这个坑!

陈粮虽然比不得新粮好,但是真要兑的话,绝对要比新粮多上不少,到时候也能让灾民吃饱点,多干些活。

他的房地产计划可就全靠这些灾民了啊!

苏轼被瞪得有些莫名其妙,伸手在他后脑摸了一把。

这是什么情况?

也难怪苏轼会懵,毕竟这个计划是苏云刚刚想到的……

“陈粮倒也无所谓,不过若是拿陈粮出来的话,你们在现有的粮食份量上多加上三成就好。”

“只是这陈粮若霉了,那到时候可就莫怪某找你们的事了……”

毕竟陈粮可以吃饱,但陈粮若霉了,那可是能吃死人的!

陈粮换新粮……加三成……

苏云这话出口,在场的商人脸上都不由地浮现了一抹喜色。

新粮不好收,陈粮市面上可是多得很!那玩意儿也要比新粮便宜不少。

就算是加了三成的量,也绝对比新粮省钱得多!尤其是收购的量大了,价格更是会便宜。

看着那些商人的神色,苏云喝下一杯酒水,默默笑了。

商人究竟还是商人,本性中的逐利始终无法抹去。

只是啊,时代限制了这群人的眼光,韭菜割的就是这样没有前瞻性目光的人!

宴会稍晚,所有商人离去的时候,都是一副满意的神色。

直至最后一个人走光,苏轼才问出了他的疑惑。

“苏兄弟,你为何要陈粮?新粮不是更好?”

若是按着朝廷赈济的惯例,新粮自然最好,因为那办法着重的就是一个字。

稳!

稳住灾民的心,然后拖时间拖到秋收,自然也就无惧什么民变了。

可真要按着苏云提出的以工代赈来的话,灾民每天做工结束,用粮食结算,陈粮可以比新粮多给上几分。

就这样,你看看灾民怎么选!

而且每日劳累下来,保准那些灾民连一丝折腾自家媳妇儿的力气都没有,还想闹事?喜欢饿着肚子了?

傻子都知道从饿着和干活中怎么选!

喝了那么多酒,苏云则是头晕脑涨,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给苏轼解释什么,于是就竖了一根手指在唇上。

“先贤有云不可说!不可说!到时候自见分晓!”

而后就动身走了出去。

“小二,挂账!”

刚听见苏云呼唤的店小二马上就垮起了张批脸。

“又是挂账!”

苏轼转头看向王韶。

“子纯,你可知道为何?”

王韶深吸了一口气,满脸义正言辞。

“某,不知道!”

“嗯?你知……”

苏轼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王韶,嘴角抽抽。

不知道你气势还这么足?这个王子纯,和苏云待得时间长了也学坏了!

王韶嘴角勾起,看着心情很好。

“走了,回去了!”

说完他也走了出去。

要说他好奇不好奇苏云的想法?那还用问?谁不好奇?只是后面肯定能看到苏云这么做的原因,想到这层,他也就压下了心中的好奇,不过就是早点迟点知道原因,没必要急。

“子纯,你……”

苏轼呲着嘴追了出去。

历来都是他苏轼噎人,哪有被人噎的道理?那不就是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

等苏云回去,已然日头西落,赤色漫天了。

而他也眼尖得很,看到了那两位堵在门口的老人。

顿时苏云就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两位老汉,怎么搁一块儿总喜欢堵门?

近了,他停下脚步。

“包公,富相……家里又不是不让你们进去……你们这样总堵在门口也不好吧?”

说到底富弼其实也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个老好人的性子,就算他在家国大事上做事强硬了些,可终究是为了这个大宋。

更何况,他也一直在弥补对于苏云的那股子亏欠。

这些苏云自然能感觉得来,所以也是不介意给他流露一些好意。

“咳咳……”

富弼脸上有些尴尬。

确实如苏云所言,这样堵门并不好……

光这一会儿,都有好些眼睛在瞅着他们了。

包拯看了富弼一眼,眸子中满是鄙夷。

这个老东西,讲究怪多!说了进去等,非要拉着他一块站门口堵着。

“走吧!苏小子都发话了,富彦国你还打算站这儿堵门?”

富弼面上微微泛红,只是在夕阳的映照下,有些看不出来。

“走走走,进去说,进去说!”

王韶和苏轼离得不远,自然也听得到三人的对话。

二人对视一眼,眸光盈盈。

去不去?

去!又不是听不得!

两人“正大光明”地跟在了后面,脚步也下意识地放轻了些许。

苏云看见二人的动作,直接翻了个白眼。

这是惯犯了!

于是就这样形成了三个小队,一一进了院子中。

刚刚关门,富弼就颇有些急不可耐地开口问道“苏小子,希仁已经给某细说过了,某也大概清楚了你想做的。”

“某这来只是想问你一句话,这事你可有把握做好?”

毕竟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去处理灾民,要是真处理好了,以后自然能循这这个法子持续下去,若是做得不好,怕是真的白忙活一场,回头还要被那些守旧党攻击一番。

苏云眼睛眯起,眸中尽是笑意。

“只等粮食了,只要粮食到了,这一切自然无恙。”

那就是能做好了?

富弼长呼出一口浊气。

“那就好!那就好!若你做好了,老夫亲自去在官家面前给你请功!”

说到底,苏云这个也算是改革,也就是新政,虽然是取巧的做法,可这也代表着他们后继有人了!不力挺怎么行?

苏云脸上浮现一抹尴尬。

“那个……富相,某想要一块儿地……”

两位老人看了过去,目光灼灼。

苏轼和王韶更是拉长了耳朵,依着他们对苏云的了解,正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