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交接(1 / 5)

殷商三十年 初等变换 4380 字 2020-05-14

摘星楼旋转餐厅。

虞典坐在主位。

帝辛、费仲、商伯、虞名分别坐在两侧。

餐桌上,摆着一座巨大的蛋糕。

今天,是虞典79岁的生日。

虞典,没有过生日的习惯。

以前,帝乙还在世的时候,虞典就埋头在御书房,永远在一个孜孜不倦的太史。

即使在生日这一天,他也不放松工作。

在他眼里,他的生日并无什么不同。

他像往常一样工作,在各种典籍里遨游。

他相信,他能在那些典籍里,寻找到世界的秘密,寻找出殷商兴盛的秘法。

他注意到帝辛,就是因为帝辛经常去御书房学习。ii

他比较惊讶,帝辛跟随帝乙东征,堪称一流战将,竟然喜欢读书,喜欢钻研无声的典籍。

这很不寻常。

殷商武将中间,很少有像帝辛这样热爱学习的。即使有,也没有帝辛下的功夫大。

更重要的是,帝辛还是天子的儿子。

那个时候,虞典就感觉到,殷商后继有人,天子生了个好儿子。

所以,他才会为帝辛仗义执言。

这也算是他虞典积极议政了吧。

他虞典,在临近花甲之年,终于勇敢地潇洒了一回,扬眉吐气!

或许,就是因为他的破釜沉舟、一往无前,他成功了。

帝辛,在最后一刻,被帝乙指定为接班人。ii

殷商的车轮,从此走上了帝辛的道路。

随后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虞典很欣慰。

他总算是为殷商办了一件大事。

他满足了。

虽然他只是一个太史,但能把殷商扶上强盛之路,他满足了。

虽然他没有得到帝乙的重用,但他依然热爱着殷商、热爱着他的邦国殷商。

没有为殷商发挥更大作用,说明他的运气不好。

这是他的遗憾。

但是。

在花甲之前,他能为殷商办这一件大事,他骄傲!

从那以后,他每一天的心情更好了,整个人也更自信了。ii

而帝辛,则更加重视他的才能。

很多次,帝辛都对他说,没有他,就没有王座。

这是真的。

没有他虞典的仗义执言,王座就被帝乙割让给了子启。

而子启,虞典是不看好的。

虽然子启的风评很好,但虞典知道,子启究竟是个什么人。

子启,不是一个实干家。

子启的接班人形象,是叔侄系刻意包装起来的。

那,仅仅是子启的人设,如同一件可以随时更换衣裳。

首先,子启就没有帝辛这样好学。

子启在战场上,比不过帝辛。

可是在战场之外呢?ii

帝辛能够沉下心来学习,钻研。

而子启,却热衷于各种高端酒会,穿梭于各种选美比赛。

子启,虽然是接班人的形象,但私下里却是风度翩翩的贵族公子哥儿。

说他风度翩翩,还是抬举他。

不客气地讲,子启就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搞女人有一套,但治国,算了吧。

不过对于子启,不能孤立看待。

要评论子启是否有资格登上王座,还要结合比干。

因为,子启上位,就意味着比干掌权。

这有些夸张,但很中肯。

子启和比干,就是王座的攻守同盟。

子启负责演,比干负责实际工作。ii

可以预料,一旦子启上位,那么殷商必将是接受比干的治理。

因为,子启对他的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