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全都花完了(推荐加更)(1 / 2)

明月有光人有情 十瑚 3731 字 2021-07-11

收完秋,攒完山货,卖掉大半玉米、花生以及与玉米、花生相关的二十多道食谱,明月和明老爷子、明地、明城一起,带着拿现银从聚福德酒楼换来的几张银票去了县里买房置地。

他们在秋收之前就已经托何牙人帮忙介绍了县里的一位牙人,这位牙人姓孙,孙牙人是何牙人的老熟人,办事老到,为人却十分厚道,再加上有何牙人的情面在,明家用他很是放心。

他给明家寻摸了三处宅子,五个庄子。

宅子全部都是县学附近带了铺面的,只不过有的在繁华地带、有的相对偏僻,有的是三进宅子、有的却只有二进甚至一进。

明老爷子带着儿子和孙女把三处宅子全都看了一遍,最终选定了一处既不十分偏僻却也没有正对闹市的二进宅子。

这宅子带了一个有两间门脸的不大不小的铺面,铺面后头有库房、水井和住人的厢房,绕过库房,后面就有一道通向第二进院子的木门,孙牙人打开门上的锁,明月他们就看到了一个有着三间正房、六间厢房的小院子。

这小院子面积不大,与一进院子共用的那道墙旁边,有四间分别充作灶房、柴房、仓房的倒座房,正房与厢房正对的院子里打了一口井、种了两棵柿子树,绕过正房则能看到一道正对着后面街巷的红漆木门,显然是这宅子的后门。

据孙牙人介绍,从这宅子后面的小巷出去,然后再穿过一条街道、一条小巷,县学的大门就能直入眼帘了。

明月对这一点非常满意,毕竟她买宅子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方便明许、喻嘉言等人来县学读书。

明老爷子付了宅子原主人要求的一百二十两银子,然后又给了十两作为孙牙人的辛苦费、办红契的税费、衙门小吏和差役的茶水银子。

黄昏时分,这宅子的红契就落到了明家人的口袋里。

事情办的顺利,明老爷子心情舒畅,他大手一挥,直接领着儿子和孙女去了巷子口的面馆儿吃晚饭。

吃过晚饭,几人就在新宅子里住了下来。

下午孙牙人去帮他们办红契,明老爷子就已经带着儿子和孙女把宅子彻彻底底打扫了一遍。

他们从五里屯带了枕头被褥、衣服鞋袜、木盆布巾、扫帚抹布、皂角油灯等可能用到的东西过来,甚至就连火折子明月都顺手揣了一个。

这么做倒不全是为了省钱,主要还是考虑到他们初来乍到,采买也需要一定时间,还不如直接自己带来,反正他们赶了自家的骡车,也不怕放不下这些东西。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明老爷子他们又在孙牙人的带领下去了郊外看庄子。

孙牙人一共给明家寻摸到了五个符合他们要求的小庄子,其中一个在城南,两个在城西,两个在城东。

城南的那个有一百一十亩上田和一个二进院子。

城西的两个,一个有一百二十亩中田和一个二进院子,一个有八十亩下田、一座小山包和一个二进院子。

城东的两个,一个有一百亩上田和一个二进院子,一个有五十亩中田、三十亩下田、一个小池塘、一座小山包和一个二进院子。

明老爷子不厌其烦的把五个庄子全都跑了一遍,每到一处,他和明地还会仔仔细细的看土质、水源、宅子,也会跟住在附近的村民和庄子里的长工闲聊。

明月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大人们身后,用心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富婆的有志青年,明月表示她很需要明老爷子等老庄稼把式的种田经验。

“我觉得城东那个有一百亩上田的,还有城西那个有一百二十中田的,随便哪个都可以买,城南的那个就太贵了。”晚上,一家人聚在新买的宅子里商量买哪个庄子,明地第一个发言。

有小山包的那两个,明地则是根本没考虑过要买,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