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通看到很多人不懂,于是,他必须给解释清楚。
神不神,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陈通
“你不懂经济就别说话,一开口就让人觉得你很无知。
你知道这个理念有多创新吗?
有多颠覆吗?
让你这种猪脑子想,你一辈子都搞不明白。
如果用经济学来分析的话,关中粮灾无非就是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不平衡。
因为关中粮食减产,所以关中地区的粮食需求大于供给。
而这个时候,所谓的开仓放粮,无非就是在‘供给端’下手。
甚至以工代赈,也主要解决的是‘供给端’的问题。
这就是一般人的思路。
一般人只会按照常识去解决问题。
但如果学会了杂家思想,学会了经济之道,那你解决问题就不会这么的呆板。
经济学认为,想要去宏观调控市场,你不仅仅是可以从‘供给端’下手,你还可以从‘需求端’下手啊!
你解决问的方向,应该从全局来思考,不就是为了达到供需平衡,让人人有粮吃吗?
你为什么永远只会正套路操作呢?
为什么就不能学学隋文帝,进行反套路操作呢?
我供给端不能够加大粮食的投入,我不能开仓放粮,
因为如果从别的地方调量过来,最大的成本不是粮食,反而是运过来的运输成本。
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可以使粮食的价格暴涨10倍以上!
而且中间的损耗还非常多。
隋文帝这种直接从需求端下手,那才叫做真正的经济达人!
我解决供需矛盾的时候,我认为关中粮食不够吃了,我可以把它理解为关中粮食的供应不够。
但我只要换一个思路,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关中粮食的需求太多了呢?
你吃粮的人多呀!
我带着所有吃粮大户全部离开关中,那关中供需不就平衡了吗?
我连别的事情都不用干,直接就可以解决关中粮灾的问题!
这才叫做真正的高手!
还用开仓放粮吗?
还用以工代赈吗?
通通都不用!
这才是隋文帝发明‘天子逐粮’真正的作用!
你们只看到了人家狼狈出逃关中,却没有看到人家这么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
这就跟很多城市要把自己的高新产业区放到郊外一样,这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城内拥堵,降低车辆对于路况的需求。
另一方面,那也能拉动郊区的经济!
增加郊区的需求,从而让郊区的经济快速的发展。
这其实都是从需求端下手。
这种例子简直太多了,就拿卖房子的套路来说,很多开发商打出了一元购房的噱头。
你以为开发商会赔吗?
他就算真的把这个房子一元钱卖给了客户,但人家都不会赔本,反而会赚的更多!
因为这样会吸引更多的购房者,购房者多了,这就是拉高了需求。
需求多了,就会形成天然的竞争。
房子的供应没有变,需求增多了,那价格是不是就得提高了?
为什么开发商卖房子的时候,一定要聚拢那么多的买房客户,其实就是让你们竞争,就是让你们看到需求变多的假象。
让你们自己去哄抬房价!
这就是把经济学学好了。
如果开发商一套一套慢慢的卖,跟一个人一个人的谈,他只会把价钱越谈越低,比如说尾盘。
因为他这样是不能够拉动需求的。
反而,实在降低需求。
懂?”
………………
卧槽!
聊天群中,皇帝们此刻真是长见识了。
朱棣那是万万没有想到,救灾还可以这么救?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这不开仓放粮,不以工代赈,原来也可以救灾呀!”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还能这么玩!”
“原来所谓的开仓放粮和以工代赈,解决的都是供给端的问题。”
“而隋文帝另辟蹊径,人家解决的是需求端的问题。”
“这些人的脑回路怎么都跟普通人不一样啊?”
………………
刘邦此刻都不得不佩服隋文帝的才华。
你这段位也太高了吧!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这才是王者级别的操作呀!”
“就这,有人还嘲笑隋文帝天子逐粮?”
“岂不知道人家这么一来,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
“史书上记载过隋文帝发生灾害后,让饿殍遍野?”
“没有啊!”
“而且人家不花钱还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才是高手!”
“我终于知道,人的眼光和格局真的会差别很大。”
“你这看待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怎么会理解人家的操作?”
……………………
吕后此刻也对隋文帝的这个操作无比的惊叹。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所以任何一个领域,如果能够达到宗师级别,那人家做出来的决策,干出来的事情,绝对能够颠覆所有人的三观。”
“最关键的是,你普通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人家的操作。”
“你以为人家傻吗?”
“人家把你的韭菜割完了,你还得给人家歌功颂德!”
“陈通说的太对了,就跟买房一样,你能玩过人家开发商的套路?”
“你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但实际上是人家永远都不亏!”
…………
杨广此刻异常的骄傲,这才是我们隋朝,我们这叫做实力耐压,知识碾压!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所以很多人总是在抱怨自己没有机会。”
“可很多人根本没有反思过,他们的知识结构有没有问题呢?”
“你想要赚钱的话,你连经济学都不懂,你不赔钱就不错了!”
“如果不懂经济学的话,很多人想要赚大钱的时候,往往就会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亏光了。”
“难道不清楚,学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省钱的事吗?”
“让你少被人骗几次,让你少踩几个坑,这要为你节省多少钱呢?”
“可就是有很多人连经济学都不懂,却要去评判一些经济问题。”
“竟然还说隋文帝天子逐粮是有多么多么的狼狈,就这还成了隋文帝的污点?”
“真是可笑!”
“这才是隋文帝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次。”
“这才是把炎黄的宝贵知识学以致用!”
“这才是皇帝的格局和眼光,手腕和魄力!”
“我就问,历史上去解决灾荒的时候,谁能有隋文帝这么举重若轻呢?”
“我就问,还有谁?”
…………
隋文帝此刻很开心,看看我这儿子多好啊!
起码他懂我呀。
不像有的人,他连杂家之学都不明白,却在那里指责别人。
岂不知自己才是那颗最胖的韭菜!
宠妻狂魔
“猪瘟,这回你还有什么疑问没?”
“你要的隋文帝救灾的方略,这不就有了吗?”
“就是你看不懂而已。”
………………
朱温此刻完全懵逼了,这尼玛段位太高了吧!
要不是陈通解释清楚,我td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你们都是什么怪物呀?
朱温吞咽了一下口水,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现在经过陈通的洗礼之后,他也不是当初的白痴了,最起码懂得需求和供给是怎么回事。
这需求一减少,这粮价就起不来呀,由此带来的好处简直想都不敢想。
那绝对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因为吃粮的人少了,所以抢粮的人少了,所以粮价稳定。
因为粮价稳定了,灾民心就不恐慌了,他们看到了王朝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这时候,他们就更愿意听从王朝的安排,然后进行有序的治理灾害。
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他觉得自己真是被刷新了三观,不过此刻的朱温可不想这么便宜的放过隋文帝,更不能承认陈通的说法正确。
他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不良人
“我之前可是翻过你的聊天记录,你在谈论李隆基的时候,好像是在批判李隆基的天子逐粮。”
“你觉得这就可以证明李隆基穷得不像话。”
“但你现在却用隋文帝天子逐粮这件事,说隋文帝是解决灾害所必用的方法。”
“你这不就是双标吗?”
………………
李世民此刻真想给朱棣竖一个大拇指,干得漂亮!
就该这么怼陈通。
你要不是挖了我的坟,我真想认你当孙子呀!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陈通呀,这我就要说你了。”
“你这不就是明显的区别对待吗?”
“你这人设要崩了呀!”
………………
陈通哈哈大笑。
陈通
“这你们都要先搞清楚,所谓的关中粮灾,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中粮灾在隋文帝时期,跟在唐朝时期,那就是两个概念!
不要以为做了同样的事情,就认为结果是一样的,就认为性质是一样的!
不不不,这两件事情那完全是两种性质!”
陈通说完,聊天群里都炸了。
毕竟,陈通这一次让人感到浓浓的双标气息。
当时李世民都忍不住要喷人了,他觉得这次稳赢!
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过呢?
这可是陈通自己漏出的破绽,不喷简直对不起自己。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你这就是胡说八道呀。”
“为什么干一样的事情,它的性质就能不一样呢?”
“我就没有见过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你这逻辑都是崩的!”
……………………
岳飞此刻也向陈通投向了怀疑的目光,他感觉陈通这次是真的过分了。
怒发冲冠
“陈通,你怎么越说越反常识了?”
“我感觉越来越听不懂。”
“李隆基和隋文帝有什么不同呢?”
“你这就是双标啊!”
………………
陈通哈哈一笑,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很有兴趣的解释这个问题。
这就是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他必须给大家普及这种辩证思维的方式。
陈通
“不是说我说的话反常识,而是你被常识骗了!
我给你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有三个人都在干同样一件事,它的性质就一样了?
一个是亿万富翁,一个是996的打工人,一个是流浪的乞丐。
如果他们三个人都去吃同一家路边摊的话,而且点的菜都是一样的,花的钱都是一样的。
你说这是一样的性质吗?
不不不!
那个亿万富翁人家应该叫做体验生活。
而996的打工人呢?这就叫做日常生活。
而这个流浪乞丐呢?这就是奢侈消费呀!
他们是不是在干同一件事?
甚至他们花的钱还是一样的。
可你觉得这三个人做的这同一件事情,它的性质能一样吗?
不一样!
因为他们的身份不一样,成本不一样。
都是以同样的价格抛售了房子和股票,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亏钱呢?
不就是他们持有的成本不一样吗?
你能说,性质一样吗?
有人是赚钱,有人亏的裤子都没有了!”
………………
这!
陈通的一句话直接就让这些人懵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
难道这就是常识会欺骗人的逻辑吗?
崇祯挠了挠头。
自挂东南枝
“我感觉陈通说的有道理。”
“富人吃完了,没啥影响。”
“996的打工人吃完了,他的生活费又消耗一点。”
“这乞丐吃完了,他的财产清零了啊!”
“这怎么看,都不一样。”
吕后,汉武帝,岳飞等人,连连点头。
顺着陈通的思路一想。
这的确是有区别的。
而且又很大的区别!
第一太后
“粮商和百姓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出了同样的粮食。”
“百姓可能会血亏。”
“粮商可能会暴赚!”
“这里面就是因为他们的成本不一样。”
朱温烦躁不已,这你都能杠赢?
你特么这是杠精中的皇帝。
不良人
“别给我扯什么路边摊,也别给我扯什么富翁打工人和乞丐。”
“我就想问一句,隋文帝可是皇帝,难道唐朝的那些皇帝不是皇帝了?”
“难道李隆基他就不是皇帝了?”
“这身份有什么区别?”
“他们同样的身份,做同样的事情,这性质能不一样?”
“你td还真会偷换概念!”
………………
我嘞个去,你这抬杠的水平真是见长!
此刻曹操真是对朱温刮目相看。
这家伙的学习能力可真强,这一刻曹操才正视朱温这个人,虽然这个家伙人品败坏到了极点。
但能力这方面,曹操觉得可能得重新评估了。
但他却最见不得朱温死抬杠的这种做法。
人妻之友
“陈通,怼死他!”
“让他知道,历史事件背后,永远藏着让他不明白的复杂局势!”
scrtsc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