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周宣帝急了吗?(4500字求订阅)(1 / 1)

这!

聊天群中,曹操,刘邦等人都惊呆了。

人妻之友

“我靠!”

“这周宣帝还真是妖孽。”

“早就知道他给自己封这么多皇后,就是为了分化瓦解这些门阀。”

“却没有想到周宣帝都死了,这个政策竟然还有效果。”

“这些人还真为了利益造反了!”

………………

崇祯也是被这样的结局所惊呆。

自挂东南枝

“我看那些三国演义和,他们说诸葛亮死后都能算计司马懿。”

“我还以为这种事情是胡扯呢。”

“结果还真来了一个现实版的。”

“周宣帝死后,他采用的帝王心术,竟然真的让这些人找隋文帝杨坚的麻烦。”

“这不就是周宣帝当初的设想吗?”

“难道这就是炎黄古老的智慧吗!”

“我感觉自己快要裂开了。”

崇祯没有想到,仅凭智慧,依靠纵横之道,就可以把人心控制成这样!

所有人都知道,周宣帝封这么多皇后,就是为了让皇后的背后势力相互厮杀,抢夺真正的皇权。

可明知道这是阳谋!

但就是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上当。

这让崇祯对古人的智慧敬佩不已。

谁说利益之道没用呢?

那些不谈利益只谈情怀的人,他们是不是才真的不懂炎黄的智慧。

………………

朱棣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周宣帝,这家伙真是一个妖孽。

他这一套帝王心术玩的还真溜。

等到他死了,他还可以继续分化贵族门阀集团,让他们割裂成为两大阵营。

牛批!

李治也是赞叹不已,这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谁能想到,历史上最有名的昏君暴君,竟然有这样通天的手段,这明显就是一个老阴逼的标配呀!

相亲相爱一家人

“陈通说的没错,周宣帝绝对是炎黄黄帝能力的天花板。”

“我算是服了!”

“要是他没被人害死的话,那绝对又是一个精彩艳艳的皇帝。”

………………

朱温此刻相当不服气。

不就是你使用帝王心术,让这些人跟隋文帝为敌吗?

不良人

“就一个三总管叛乱?”

“他就能够动摇隋朝的江山吗?”

“你这太吹周宣帝了吧。”

………………

陈通笑了。

陈通

“那你就要看这三个总管的势力范围了,你要看他们的实力如何!

周宣帝给自己选的老婆,就是想要利用这些外戚的势力。

我们先来看向相州总管尉迟迥,他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河北一带,而且他是整个北周王朝最大的军方大佬!

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再说一下司马消难,司马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到底有多强大,你就知道他是晋朝皇族就行了。

这就是司马懿的后代。

而且当时的司马家族,他支持的是北齐皇族。

也就是说,司马家族在黄河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他是有着非常大的声望。

所以,尉迟迥加上司马消难,他们就占据了全国四大粮仓的一个。

基本上黄河以东的大片领土,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再说一下益州总管。

益州是哪里呢?

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

而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他古代被称为蜀地,那又是一个四大粮仓之一。

也就是说三总管叛乱,他直接把当时的隋朝分裂成了三块。

而叛军占领了隋朝三分之二的地方!

而且他还把隋朝的粮仓占据了两个。

最重要的是,司马家族还可以联合北齐皇室高家,用国仇家恨来煽动当地的百姓。

你现在给我说这战争的形势到底利于谁呢?

别看隋文帝杨坚得到了关陇门阀的支持,可你这一下子就丢失掉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和粮仓。

这局势一下就被人逆转!

而这个时候很多门阀都是隔岸观火,按兵不动,他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就等着隋文帝杨坚给人家拼得鱼死网破。

之后他们再出来捡漏。

就连帮杨坚起草诏书的那些人,他都不愿意帮助杨坚,觉得风险太大!

我就问,这种局势之下,三个总管有没有实力动摇隋朝的统治呢?”

………………

我去!

朱棣懵了,这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啊。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不是说隋文帝篡位最容易吗?”

“现在谁要给我说这句话,我绝对要捶死他!”

“当时的隋朝没有收复长江以南的地区,他在北方的领土,就是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就是黄河以东,一部分就是黄河以西,另一部分就是西蜀之地。”

“结果现在呢?”

“黄河以东被尉迟迥和司马家族占据,裹挟着这里所有的势力。”

“而西蜀之地,竟然也造反了!”

“那这还打个屁呢?”

“最关键的是,门阀在隔岸观火。”

“这杨坚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来来来,猪瘟,你给我说说,你觉得这样造反的规模,他还不足以颠覆王朝吗?”

………………

朱温脸黑的不行,他此刻真想把那些说书先生给捶死!

这就是你们说的容易吗?

我容易你大爷呀!

杨坚好不容易摆平了关陇门阀,让那些人支持他当皇帝。

可往外一看,23的领土都不属于他了,而且这些人造反,关陇门阀却选择了看戏!

这就跟当初李渊造反一样。

人家关陇门阀也是隔岸观火,就看着李密,李渊,和宇文阀内斗,非要等他们决出个胜负来。

这才去压住最后的胜利者。

这才是那些门阀真正的面目。

………………

曹操一拍额头,他感觉历史上面的春秋笔法简直太牛批了!

人妻之友

“就这?”

“还叫做古往今来论篡位最容易的莫过于隋文帝?”

“这不是瞎扯淡吗!”

“一看就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书生。”

“不但不懂军事,甚至连朝堂争斗都不懂。”

“怪不得会说空谈误国!”

“我觉得隋文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外援的话,他肯定死翘翘了!”

………………

刘邦也认同的点点头,这个时候,靠隋文帝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对抗三大总管。

而关陇门阀又隔岸观火。

那你不是等死吗?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那就说一说到底隋文帝找到了哪个外援?

………………

陈红笑了。

陈通

“在隋朝时期,天下有三大李氏!

而最为尊贵的,并不是那个出过西凉王的陇西李氏。

也不是身为八大柱国的辽东李氏。

隋朝时期,最尊贵的李族,被称为赵郡李氏!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在三总管叛乱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在所有人都隔岸观火的时候。

赵郡李氏的阀主带着所有力量投奔了隋文帝。

而当时赵郡李氏的阀主老将军李穆,更是站在第一线,对抗叛军。

就是因为有老将军李穆的支持,这一面倒的局势才变成了僵持战。

随后,战争形势逐渐明了,关陇门阀这才开始支持隋文帝,一举清剿了三大总管叛乱。

所以,隋朝对赵郡李氏格外优待。

这才让赵郡李氏,立压辽东李氏和陇西李氏,成为了天下三李中,最强大,最尊贵的门阀。”

………………

朱棣听到此刻,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以前曾听人说过,天下三李,最为尊贵的并不是陇西李氏。”

“而是赵郡李氏。”

“原来它的源头竟然在这里?”

“正是因为当年李穆老将军毅然决然地支持杨坚,这才有了隋朝!”

“猪瘟,你看看。”

“这才叫做有理有据!”

“现在,你还怀疑人家周宣帝和隋文帝的能力吗?”

“这两个人,那绝对都是皇帝中的大佬!”

“老阴逼中的老阴逼!”

………………

大良皇帝朱温此刻彻底没脾气了。

人家陈通给你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解释的清清楚楚。

周宣帝厉害在哪里?周宣帝为什么会死?杨坚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赵郡李氏为何会成为天下三里中最为尊贵的?

人家都是有着史实支撑!

这种解读下来的历史,甚至让朱温都感觉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崇祯感觉开了眼界。

自挂东南枝

“原来当杨广时期天下流传着一个传言,说姓李的人要夺取江山。”

“而这个时候杨广竟然第一个针对的却是赵郡李氏。”

“那就是因为赵郡李氏在隋朝的支持下,应该是势力最为强大的!”

“那个时期的陇西李氏,在李渊这个稳健型选手的带领下,估计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

李渊摸了摸鼻子,出名有个啥用呢?

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

就赵郡李氏那些傻叉,除了老将军李穆以外,基本上一个比一个蠢!

他们不死谁死呢?

你看看老将军李穆牧当年的选择,直接把赵俊离世推到了门阀的巅峰,这可是从龙之功。

再看看他那些不孝的子孙们,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争夺李穆将军留下来的爵位和荣耀。

根本就没有心思好好的读书学习。

结果就被有心人利用,直接被人差点灭族!

朝廷的争斗可不是这样玩的!

你多学学人家隋文帝,这才叫真正的不倒翁。

李渊绝对不会承认,当初为了把舆论引导向赵郡李氏,他也出了一份力。

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

………………

朱温咂摸了一下嘴,眼睛一转。

不良人

“我怎么有种感觉周宣帝就跟杨广一样,步子迈得太大,扯着旦!”

“他如果不这么疯狂和着急,慢慢拼发育的话,那绝对能干得过隋文帝呀!”

“这还不蠢吗?”

………………

此刻陈通不得不吐槽了。

陈通

“真正蠢的人才是你吧!

你让周宣帝跟隋文帝拼发育?

你脑子是怎么想的?

隋文帝可是在北周开国的时候就存在,他的势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跟关陇门阀结成了战略同盟。

这个时候的周宣帝,他如果敢跟隋文帝玩发育,不用等几年,周宣帝直接就会被隋文帝架空!

就算不是隋文帝,那也很可能是其他门阀。

你们总说别人着急了!

可你也不想一想?

隋文帝这些人会给周宣帝留下时间发育了吗?

如果周宣帝没有点能耐,不懂得帝王心术,从不按套路出牌,他连反抗的实力都没有!

直接就被人架空成傀儡,然后给做掉了!

周宣帝的选择,那才是当时最佳的选择!

正是因为他太优秀,最后才被隋文帝联合关陇门阀给干掉了。

要是他不优秀,那他就会变成关陇门阀和隋文帝手中的傀儡棋子。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变成别人的傀儡吗?

如果你是周宣帝的话,你有能力和实力去反抗吗?

你恐怕连皇权都染指不了!

你就不要在这里去秀你的智商了?

周宣帝和隋文帝那绝对是皇帝里面的天花板。

但他们两个对那时候拥有的资源不一样,隋文帝都默默发育了几十年,而周宣帝刚一上位,那是从零开始。

你在质疑周宣帝的能力时,请你先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

你连局势都分析不明白。

你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人家的手段和能力?”

………………

刘邦眼中满是不屑,他觉得朱温就是一个打嘴炮的王者。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正如陈通所言,你说周宣帝着急了。”

“那你说一个不着急的方法?”

“你怎么样才能不着急的夺得皇权?”

“有本事你就给咱们说一个可行性方案呀?”

“别一天天的,自己不行,就只会质疑这质疑那?”

“来来来,只要你说出一个方案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我就服你!”

………………

朱温张了张嘴,他说个锤子呢!

周宣帝的开局,那跟李治一样惨,要啥没啥!

不,周宣帝更惨,连自己的家族都不在掌控中,李治起码还可以掌控李唐皇族。

这要是不用非常手段,怎么可能染指皇权呢?

你不得先当几年傀儡皇帝吗?

在这个当傀儡的过程中,你能确定自己一定能翻身吗?

你能找到自己的政治盟友吗?

就跟李治找到武则天,联系到弘农杨氏,找到汉人门阀一样。

周宣帝就算找到了,那个时候,你确定能够扳倒这么多门阀吗?

光是想一想周宣帝所面临的强大门阀,朱温都替他脑袋疼!

西魏皇室,司马家族,尉迟家族,还有益州总管王家,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关陇门阀,山东门阀

哪一个不是能够搅动风云的绝代人物呢?

朱温把自己的脑袋想炸了,他都想不到一条可行性的方案,能让周宣帝拿到皇权!

他这个时候才发现。

人家周宣帝的所作所为,可能就是当时最优的解决方案!

但很可惜的是,周宣帝的底子太薄,到最后还是没能撼动隋文帝和整个关陇门阀。

这家伙跟杨广的结局差不多呀!

不过周宣帝这么一扑腾,却留给了杨坚很大的机会。

正是因为三总管叛乱被无情镇压以后。

杨坚的实力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估计才整合完独孤阀和弘农杨氏的力量,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强大的门阀之主。

这不正如杨广扑腾了一会之后,终于把机会留给了李唐王朝一样吗?

正是因为杨广跟门阀拼的两败俱伤,这才能够让李渊迅速的弥补权力的空白期。

让李唐皇室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去!

朱温都觉得自己对这一段历史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有些事总有人要做的。

不做的话,后面的人就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