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的男主人叫郭建斌,和王宇是同年当兵的战友,王宇服役五年复原,郭建斌在部队提了干,三年前转业回了地方。
在部队时两个人在一个班,又是老乡,关系处的非常好,后来郭建斌提了干才和王宇分开。
但是两个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都要找机会在一起聚几次。
今天是郭建斌的媳妇王红芝的生日,只要王宇有空,每年的今天他们两家都要在一起聚一聚。
酒菜摆好,郭建斌两口子招呼王宇夫妻入座,王红芝把酒给王宇和郭建斌满上,她和常童童喝饮料。
郭建斌举起杯来“今天是红芝的生日,感谢‘大个儿’和童童来给捧场,咱们一起干一杯啊。”
头一杯酒下肚,王宇和常童童一块儿敬了王红芝一杯,祝她生日快乐、青春永驻、越来越漂亮。
四个人推杯换盏,聊着些旧闻趣事,气氛热烈融洽。
两个男人几杯酒下肚,又扯起了当兵的时候,互相揭丑。
常童童打趣他俩“你们有没有点新鲜的呀,王宇新兵连紧急集合裤子穿反了,建斌晚上去厕所碰上母猪吓坏了什么的,我都能背下来了。”
郭建斌邀着王宇又干了一杯,带着怀念的神色说“那会儿觉得又苦又累,过后想起来又觉得乐在其中,现在是想回也回不去啦。”
王宇把酒给郭建斌和自己又满上,问道“建斌,你转业回来三年多了,到底怎么打算的呢?”
郭建斌洒脱的一笑“把我分到街道办事处,那地方我不爱去,再看吧。”
常童童想起了什么,对王宇说道“对了,你不是说崔海他爸那儿想聘一个懂外语的吗,红芝嫂子的事你和崔海说了没有?”
王宇一拍脑门“就顾着喝酒了,差点忘了。”
他对王红芝说“嫂子,我们同事的父亲是咱们平城最大的家具经销商,现在想把业务向全国及国外市场扩展,需要聘请几个懂外语人才开拓海外业务,你愿不愿意去?”
王红芝斟酌着说道“我学的倒是英语专业,可是人家这种大公司我怕自己应付不来呀。”
王宇对她说“这个你放心,你的英语水平我知道,这几天约个时间,我和童童陪你过去看看。”
他对郭建斌说“咱这也不是走后门,人家要考核的啊,通过了才能上岗。”
郭建斌理解的点点头“红芝为了跟着我来平城,把原来的工作辞了,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是个机会,我相信红芝的能力,支持她去试一试。”
据王宇所知,郭建斌是在服役时部队所驻的城市结识的王红芝,相识相恋然后结的婚。
因为种种原因,郭建斌在部队的职务再难以晋升,他选择了专业。
由于郭建斌的级别只是个副营,只能回到原籍安置,王红芝放弃了当地稳定的工作,跟着他回了平城。
王红芝是名牌外语学院毕业,来了平城后在培训机构当外语老师,收入到还可以,就是不太稳定。
而郭建斌对安置的工作不满意,没有去报到,现在没有什么收入。
所以前几天听崔海念叨,他父亲崔有财想要扩展业务,需要聘请几个懂外语的人才,待遇很不错。
王宇就想到了王红芝,让崔海回去和他父亲说说,约个时间带王红芝去公司应聘,考核过了优先考虑录用。
崔海已经回了话,他爸听说是王宇介绍过了的人,不用考核,带工资试用一个月,如果符合条件就签长期录用合同。
王宇让崔海转告崔有财,还是按公司正规程序走,经过考核符合条件再说。
把这个事和郭建斌、王红芝定下来,大家都很高兴,酒也喝的差不多了,王红芝和常童童把残席撤下沏上茶水,几个人边喝茶边聊天。
郭建斌问王宇“听说你们这段时间挺忙,又弄什么大案子呢?”
王宇和郭建斌简单说了一些系列“敲头案”的情况,这案子在平城传的沸沸扬扬,还生生塑造出来一个女性“太极高手”,倒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嫌疑人的模拟画像,王宇随身装着,掏出来递给了郭建斌让他看看。
郭建斌接过来看了看,猛然站了起来进了卧室,很快拿着一本相册出来,他打开相册翻找了一下,抽出一张照片拿给王宇看。
照片上二十多岁、身穿干部军装的郭建斌站在第一排正中,两侧和身后一排是身穿军装的年轻战士。
郭建斌指着第二排最右边那个那个战士说“他叫赵宝山,邻省邯川县人,xx年入伍,今年大概是二十五岁,你们找的是不是他?”
王宇酒醒了大半,拿着模拟画像和照片上的那个人反复进行了对比,面部大体上的轮廓很相似,但是照片上人当时是十七八岁的年龄,显得有些稚嫩。
王宇向郭建斌详细询问了关于赵宝山的情况,郭建斌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在部队没提起来,就和这小子有关系,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太深了。”
赵宝山一九xx年入伍,当时王宇已经复原,郭建斌在某部任副连长。
新兵下连,赵宝山分配到了郭建斌所在的连队,刚来的一段时间,赵宝山训练刻苦、手脚勤快,连里的干部对他印象不错。
当时部队倡导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赵宝山因表现突出,被连里推荐送到当地的木材加工厂学习木工手艺。
在木工厂学习了八个多月,赵宝山掌握了一些木工手艺,驻地周边的老乡和部队的一些干部就开始找他帮着做一些木工活儿。
慢慢的人们发现,赵宝山这个人很贪财,不仅工钱收的高,有了机会就克扣下一些木料自己留起来。
团里的一个参谋请赵宝山赵宝山帮着打制了几件家具,发现赵宝山私自把一些木料藏了起来,和赵宝山发生了争执。
郭建斌知道后前去阻止,但是他到了的时候,赵宝山已经用榔头把那个参谋打了个头破血流,还在不依不饶。
郭建斌是侦查兵出身,身手了得,劝阻无效后几下就把赵宝山打昏捆了起来。
事后赵宝山被勒令中途退伍,给了郭建斌一个记大过处分。
在后来几次干部选拔晋升时,这个处分对郭建斌的影响很大,加上他人际关系也处理的不好,一直没有提起来。
听了郭建斌说的情况,王宇有点坐不住了,这个赵宝山会木工、与人动手使用榔头、籍贯是邯川、非常贪财、和模拟画像长相相似,种种迹象表明,赵宝山有重大作案嫌疑。
王宇打电话向赵国峰进行了汇报,赵国峰让王宇抓紧时间落实清楚赵宝山的户籍信息。
郭建斌想起来,有个战友现在是老部队军务科的副科长,翻出他的电话打了过去。
王宇和对方一番寒暄,对方还是他新兵连的三班长,战友好说话,问清楚了赵宝山的入伍时间、所在连队立刻就派人去查。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电话打了回来,赵宝山入伍时登记的籍贯是xx省邯川县洪山乡赵家堡村。
王宇从郭建斌家告辞出来,打车把常童童送回了家,自己坐车回了重案队。
今天晚上值班的是唐晓棠,王宇把刚得到的关于赵宝山的消息告诉她,唐晓棠马上联系在厅里的同学,调出了赵宝山的户籍资料。
户籍资料显示的信息和部队存档的资料完全一致,赵宝山的户籍所在地是xx省邯川县洪山乡赵家堡村。
把情况汇报给赵国峰,赵国峰权衡之后,让王宇联系保山的侯志军,把相关信息通报过去,请他们展开详细调查。
侯志军接到王宇的电话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一组侦查员赶赴邯川县公安局。
邯川公安局的领导一听情况,是这么大的案子的嫌疑人在他们的辖区,不敢怠慢,立刻派专人带着侯志军他们去了洪山乡派出所。
在洪山乡派出所找到分管赵家堡村的管区民警,向他了解了关于赵宝山的情况。
管片民警很熟悉情况,给侯志军等人介绍了关于赵宝山的事情。
赵宝山今年二十五岁,还有一个弟弟赵金山,今年二十岁,兄弟二人都没有成家。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很一般,靠着种地过日子,母亲的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
六年前赵宝山从部队回来后,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就外出打工去了。
起初是跟着乡邻出去,因为他有木工手艺,用他的地方挺多,他嫌跟着乡邻出去挣得少,家里经济压力也大,后来就自己出去找地方干。
近几年他干的不错,给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一头牛、一匹骡子,过年时回来,又买了一辆拖拉机。
过完年走的时候,把弟弟赵金山也带走了,说是带他去见见世面。
有村里人看他这几年挣得多,也想跟他一起出去,被他拒绝了。
按赵宝山说,他干的都是技术活儿,村里人干不了。
他在什么地方打工,村里人也不知道。
今年五月份,赵宝山的母亲病重,他带着弟弟赵金山回来伺候了老娘三个来月,八月十一日母亲去世,办完丧事赵宝山带着赵金山就走了,再没有回来过。
现在他家里就剩下了他的父亲,老汉五十四岁,身体不错,照应着地里的活儿。
和人闲聊时,赵宝山的父亲说起,赵宝山要带着他去城里住,他扔不开地里的事儿,也嫌城里住不惯,没有跟他走。
侯志军把模拟画像拿给片警看,片警确定画像上的人就是赵宝山。
从派出所翻拍了赵宝山、赵金山的照片,侯志军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派出所的片警和所领导,请他们再给秘密摸一下赵宝山有没有给他父亲留下联系的电话号码,他父亲知不知道赵宝山在什么地方,有了消息及时联系。
回到保山后,侯志军把了解到的情况打电话告知了王宇,并且把赵宝山、赵金山兄弟的照片传真过来。
但是传真过来的照片效果非常不好,王宇安排韩峰和崔海专门跑了一趟保山,把赵宝山、赵金山的照片复制了回来。
赵宝山的照片拿回来放大后,经邵丽丽和陈萍辨认,她俩都对赵宝山进行了指认。
现在可以确定,赵宝山就是“303系列杀人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而赵金山很可能就是后来与赵宝山一同出现的另一个犯罪嫌疑人。
几天后侯志军反馈过来消息,赵宝山从来不用手机,赵金山也没有手机,他们没有给父亲留下联系方式,他们的父亲也不知道这兄弟二人去了什么地方。
虽然这条路走不通了,但是已经有了赵宝山、赵金山二人的照片,平城公安局报到省厅、省厅又报到部里,经过部里协调,将二人的照片大量印发后,发放到发生过“敲头案”的相关公安机关,再次翻印后发到每个一线民警手里,按图索骥进行秘密排查。
保山警方派出专人与洪山乡派出所的民警配合,发动治保积极人员,对赵宝山父亲和亲友家进行秘密监控。
一张抓捕犯罪嫌疑人赵宝山、赵金山的天罗地网已经张开,就等嫌疑人入瓮了。
xx省xx市城郊一处建筑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工地木工房里,赵宝山熟练地把一块刨好成型板材放到切割机上,按照要求的尺寸破开。
赵金山懒洋洋的把破好的木条一根根接住,靠墙码放好。
他看看在专心做活儿的赵宝山,大声问道“哥,明天星期五了,我们出去不出去?”
赵宝山停下手呵斥道“你是怕别人不知道吗?”
赵金山满不在乎的说“就咱俩人,有什么可怕的呀。”
赵宝山放缓了语气对他说“你多长点心眼吧,小心让别人听见,我就不该带你出来。”
赵金山不领情“要不是让我发现你那几件金首饰,你能带着我出来?”
他不高兴地说“上次弄了好几千,也不给我花,跟着你我还不如自己去干呢。”
赵宝山一听,抄起手边的榔头奔向了赵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