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计(1 / 1)

大唐不良人 庚新 2441 字 2020-12-20

,!

照壁前的明光铠,一具由衣甲具装组成的立式甲,背后以木架支撑,就像是后世倭国展示的一些战国大名铠甲。

比起倭国的漆木甲,眼前的这具大唐明光铠,更威武,更强悍。

胸前的护心镜早已不是完美状态,上面留有无数刀劈枪戳的痕迹。

护臂、护裆、护膝,皆有破损。

这些是战争留下的痕迹。

虽有破损,但这具明光铠依旧保养得极好。

光滑锃亮,不见一丝锈蚀。

在头盔正中的位置,原本应该是武士脸部,现在覆着一张面具。

红漆如火,獠牙外露。

乃是仿佛家护法金刚之相。

正是因为这张面具,令苏庆节和苏大为进门第一眼,都震撼住了。

几乎以为自己见到的是真人。

“阿耶!”

苏庆节失声叫道。

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衣甲在此,人呢?

“叫什么叫,我还没死。”

从里间,传出一个略显虚弱的声音。

苏庆节和苏大为先惊后喜,大步冲进去。

两人进了里间,才发现别有洞天。

里面桌案、地图、笔墨、书卷、战报,齐聚一堂。

苏定方身着常服坐在桌案前,左右分别有文书和主薄,以及贴身亲兵。

这里,不像是居家卧室,反倒像是苏定方在战阵前的大总管行营。

这副画面,令苏大为和苏庆节一时傻眼了。

他们想过许多,想过苏定方病重卧床的样子,却没想过,亲眼看到的一切,有这么大的反差。

苏定方居然还能坐着视事。

还能办公。

看样子那精神头居然还不错。

桌案后的苏定方,将手中的毛笔搁下,向着两人扫了一眼“还愣着做甚,过来吧。”

“阿耶,你这是……”

“说来话长。”

苏定方没有回答,而是抚须看向苏大为“阿弥来了,说明先锋援兵已至凉州了?”

“是,前几日刚到,安排好诸事后,便和狮子来看您了。”

苏大为上下打量着苏庆方。

年过七旬的苏定方,头发已经全部雪白,面上风霜之色越发浓重,皱纹爬满了额头,显得愈发苍老憔悴。

不变的,是他那双眼睛,依旧散发出不输少年人的炽烈精芒。

“大总管,我们来之前听说你病重……”

“唔,之前确定病过一阵,如今已经好差不多了。”

苏定方活动了一下手臂,显示自己无事。

“那他们为何都说你病重不起。”

“坐下再说。”

苏定方伸手示意苏庆节和苏大为两人坐在自己面前。

早有亲兵搬来了胡凳。

一旁的文书甚至还不知从哪里弄出一个小泥炉,摆上了陶壶,放上了茶杯,在一旁一声不响的煮起了茶。

苏大为环顾四周,发现屋内所有人忙忙碌碌的,没一个闲人。

似乎不断有卷宗和战报,从隐秘的渠道传递进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相信这一切。

在外面的时候,几乎以为这里是座死宅。

以为苏定方真的病重。

想想先前那位肃州刺史周雅相一脸凝重的神色,苏大为颇有些无语。

待二人坐定,苏定方这才开口道“我病重,是真的。”

“嗯?”苏庆节忍不住伸手过去握住苏定方的手掌“阿耶……”

“现在没事了。”

苏定方拍了拍他的掌背,接着道“六年前,我在乌海破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那时曾中过吐蕃的瘴气,之后身体大不如前。

这些年,先是打都曼,又打百济、高句丽,又被陛下命为安集大使,来坐镇河西……

我已经明显感到精力衰竭。

此次虽然病愈,但比之前更加不如,不知哪天,可能真的会长睡不起吧。”

“阿耶!”

苏庆节握紧苏定方的手,眼中涌出泪来。

“狮子,收起眼泪。”

苏定方向着儿子,脸上抹出平日少有的慈爱“你是我苏家儿郎,是我苏定方的儿子,怎可软弱。”

“阿耶,不打了,咱们不打了,我去跟陛下请辞,让您回家,回长安,好好颐养天年。”苏庆节双手握起苏定方的手,哀哀请求。

这只手,曾是那么有力,那么粗糙,那样的温暖。

记忆里,无数次被这只手抚在脑袋上,听着阿耶严厉,又不失慈爱的话。

但现在,这只手变了。

它不再强壮,它瘦了,瘦到皮包骨头,瘦骨伶仃,掌背上还有些老年斑。

摸着这只手,它不再温暖,它冰冷,它衰竭。

正像是苏定方的生命。

谁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阿耶,我带你回长安好不好!”苏庆节哀求道。

“痴儿。”

苏定方缓缓抽回自己的手,用一种不可置疑的语调“大丈夫马革裹尸,这是军人的宿命,我这辈子,有进无退。”

“阿耶!”

“不必多说。”

苏定方长叹一声,站起身,手掌拍了拍苏庆节的脸“把眼泪擦干。”

说完,目光转向苏大为“阿弥,你来得正好,我有一些事,想与你商议。”

“老师。”

苏大为站起身,面对着苏定方冷冽的目光,缓缓道“你是故意装病?”

“呵呵。”

苏定方略显欣慰的笑了笑。

笑,也是承认。

“大总管,茶烹好了。”

一旁的文书说着,提起陶壶,将滚水注入茶壶中。

片刻之后,雾气升腾,挟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弥漫开来。

“坐下,饮茶解渴,再接着说。”

苏定方示意了一下,自己则是走到悬挂于壁间的地图,伸手在上面指了指“吐蕃这几年,扩张惊人,而且他们的韧性和恢复力超过我的预料,离乌海之战不过六年,就能将吐谷浑全境吞并。

甚至犹有余力,将鄯州攻下。”

苏庆节目光牢牢追着苏定方的背影,喉头微动,神情孺慕中仍透着些悲切。

苏大为伸手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刚要说话,文书将沏好的茶杯平端过来。

苏大为微微欠身还礼,双手执着茶杯,嗅着雾气中的茶香,听到苏定方继续道“我怀疑,吐蕃已经掌有天竺的土地,只有那里的平原和气候,适合耕种,能够帮助吐蕃恢复元气。

另外,吐蕃军中有大量异人,甚至还曾出现诡异,我与裴行俭为此,都大伤脑筋。”

说着,他终于回头,在桌案前坐下,目视苏大为“阿弥,你怎么看?”

“老师,我此次出征,特意征召朝散大夫王玄策在身边赞画,据他说,吐蕃早前向南扩张,早已兼有勃尼,对天竺曾数次征伐,王玄策也有与您类似的判断。”

“王玄策吗?”

苏定方手持着茶,眼睛微微眯起,似在回忆。

淡白的雾气中,他的白眉微微舒展“我记得他,当年他出使天竺,曾借吐蕃和勃尼的兵攻破天竺,此人有些本事。”

“是。”

“如果连他都这么说,看来此事十有八九了。”

苏定方喃喃自语,放下茶杯,似是陷入深思。

“老师。”

苏大为透过雾气,凝视着苏定方,试探着问“您装病,是为了示敌以弱?”

苏定方看了他一眼,目光平和。

虽然没有说一个字,但苏大为感觉自己猜对了。